-
無相關信息
- 來源: 作者: 人氣:0 時間:2012-06-09
鐵線蕨
一、概況
科 屬
鐵線蕨科鐵線蕨屬
別 名
原 產 地
廣布亞洲、非洲、美洲、大洋州和歐洲地區、
相近種類
團羽、扇葉、海南、楔葉、。
觀賞特色
以其奇特扇形葉形,分離二叉的葉脈為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較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小型植物,高15~40cm;根狀莖細長橫走。葉柄紫棕色,具光澤,葉片卵形,常為二回奇數,小羽片2~5對,斜扇形,葉草質,翠綠。孢子囊群3~9個,生羽片邊緣,囊群蓋近圓形或腎形葉色鮮綠。葉形奇特,清雅,小羽片扇形,無主脈,葉脈分離二叉;有的種葉頂端延伸成鞭,著地生根,長芽;株形美觀,清雅,別致
栽培環境
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性。南方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需遮陰,喜濕潤和高空氣濕度。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為主,大批量生產可采用孢子繁殖。分株春季進行,在橫走的根狀莖分叉處用枝剪剪斷,每個帶有頂芽的分枝就能形成一個新的植株。孢子繁殖可用盆播法。
栽培基質
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要求透水性能好。鐵線蕨是附石栽培的好材料。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5-6片羽狀葉時定植,每盆一株。在陰涼處恢復后,移入遮陰環境栽培。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勿干旱,保持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1月左右施稀薄液肥1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70%以上。家庭注意空氣濕度,如干燥,每天向葉面噴水2-3次,在托盤中加水可增加濕度。擺放處應有較好的光照。
用途:做盆栽、庭院。
植物診所:在家庭擺放觀賞時,常發生小羽片卷縮現象,是室內空氣濕度小造成的,可加強葉面噴水和托盤加水,增加空氣濕度。
鳳尾蕨類
一、概況
科 屬
鳳尾蕨科鳳尾蕨屬
別 名
原 產 地
亞洲,大洋州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相近種類
白羽鳳尾蕨,雞冠鳳尾蕨,金釵鳳尾蕨,井欄邊草。
觀賞特色
直立盆栽草本觀葉植物,以其葉形奇特雅致為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較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植株高約30cm;根狀莖短,葉二型,近生;不育葉奇數二回羽狀,側生羽片2~4對,長2~3.5cm,寬2~2.5cm;能育葉柄較長,9~15cm,葉片較大;孢子囊群線形,生羽片邊緣。中小型植物,植株葉多,生長茂盛,株形秀麗豐滿,葉色鮮綠,葉二形,葉形秀雅多姿,是經典應用的觀賞蕨類,其花葉變種觀賞價值高。
栽培環境
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性。南方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需遮陰,喜濕潤。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為主,大批量生產可采用孢子繁殖。分株春季進行,選擇豐滿健壯植株,用利刀從中剖開,去掉部分葉片,定植花盆。根狀莖上的蘗芽也是分株的材料。孢子繁殖可用盆播法,選用細膩透水性好的基質,平整土面,撒播孢子,然后蓋上玻璃或薄膜保濕,2-3月可見小苗長出。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5-6片羽狀葉時定植,每盆一株。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勿干旱,保持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60%以上。家庭栽培注意保持較高空氣濕度,如干燥,每天向葉面噴水2-3次,在托盤中加水可增加濕度。擺放地應有較好的光照。
用途:做盆栽、庭院、切葉。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西瓜皮椒草
一、概況
科 屬
胡椒科椒草屬
別 名
豆瓣綠椒草、西瓜皮
原 產 地
巴西
相近種類
皺葉椒草,斑葉椒草 ‘Variegata’
觀賞特色
適合于小盆種植,是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繁殖方法
葉插、分株
光 照
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30cm,沒有明顯的莖部,葉片從植株基部叢生,倒卵形,長3-4cm、寬2-4cm;厚而有光澤、半革質;葉面綠色,葉背紅色,在綠色葉面的主脈間有鮮明的銀白色條紋,狀似西瓜皮的斑紋,故名;毿,白色。葉色翠綠,彩紋奇特,株型優美。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光線太強會引起葉變色。椒草雖然喜濕,但它的厚葉可以貯藏水分,因而也能耐旱。不耐寒、忌酷暑,最佳生長溫度為20--30℃。莖葉柔軟,容易腐爛,越冬溫度不能低于12℃,以免凍傷。
繁殖育苗
5-10月進行葉插或分株。在植株上切取生長充實的葉片,保留葉柄2-3厘米;晾干后斜插于苗床中,保持濕潤,但插床亦不可過濕,以免肉質插穗發生腐爛。生長茂密的椒草可利用換盆時進行分株繁殖。
栽培基質
采用通氣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作為基質。一般以腐葉土或泥炭土為主摻和河砂及部分基肥。
定 植
插穗發生不定根與不定芽后移植上盆。
肥 水
生長期間每個月施稀薄液肥1次,使其生長健壯、葉色鮮艷。生長期應充分澆水,但每次澆水不宜太多,以免腐爛死亡,保持盆土均勻濕潤即可。
整形養護
夏天放在日陰處,注意向葉片周圍噴霧,以提高空氣濕度。在微弱的光線下往往會使斑紋消失,降低原有的觀賞價值,所以應給予明亮的散射光。
用途:室內盆栽觀賞,園林中多作地被或組擺花壇。
植物診所:高溫高濕條件或高溫干旱而夜間結露的情況下易發生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每10天噴灑1次,共2-3次防治。施足肥料,培育壯苗,防雨遮蔭,定植后適時澆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強棚室通風,降低濕度。及時清除病殘體。
鐵十字秋海棠
一、概況
科 屬
秋海棠科秋海棠屬
別 名
馬蹄秋海棠
原 產 地
我國和馬來西亞
相近種類
蟆葉秋海棠B. rexhybrids
觀賞特色
秋海棠中較為名貴的品種,適合盆栽及庭院布置。
繁殖方法
葉插、分株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40cm。莖為塊莖,葉如腎形,莖葉柔嫩多汁,含有豐富的水分。葉表面有皺紋和刺毛,淡綠色,中央有明顯的黑色十字花紋,呈馬蹄形紅褐色環帶,十分特殊。蟆葉秋海棠的葉出自根莖,偏耳形,葉面有深綠色皺紋,中間有銀白色斑紋,葉背紫紅色,葉和葉柄密生茸毛。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對光線的需求較低,但光線的多寡會影響到葉色的表現,栽培場所可以選擇有明亮散射光的環境,如客廳、窗邊或是室外的樹蔭底下,避免強烈日光直射。生長適溫白天21-24℃,夜晚16-18℃,夏天可以移到較通風涼爽處,而冬天需注意搬到室內避免寒流。
繁殖育苗
5-6月進行葉插,選擇健壯成熟葉片,留葉柄1cm剪下,將葉片剪成直徑6-7cm大小,插入沙床,葉柄向下,葉片一半露出基質,保持室溫20-22℃,插后20-25天生根。葉柄若用0.1%吲哚丁酸浸泡2秒,可縮短生根天數。春季換盆時可進行分株繁殖,每盆栽2~3段根莖,帶葉不少于4~5片。
栽培基質
以通氣性佳的腐葉土或肥沃的砂壤土為理想。
定 植
葉插后2個月長出2片小葉時,可移入6cm盆培養。澆水不宜過多,放半陰處恢復。
肥 水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以氮、鉀肥為主,注意肥液不要沾污幼嫩葉片。夏季充分澆水外,注意葉片噴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但盆內不能積水。
整形養護
盛夏切忌強光暴曬,需遮陰。冬季移入室內栽培,隨氣溫下降,逐漸多見陽光并適當加溫。
用途:適合盆栽及庭院布置,也適用于賓館、廳室、櫥窗、窗臺擺設點綴。
植物診所:常受灰霉病、白粉病和葉斑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防治或每隔半月用100倍波爾多液噴灑2-3次。
冷水花
一、概況
科 屬
蕁麻科冷水花屬
別 名
白雪草、透白草
原 產 地
越南
相近種類
皺葉冷水花,小葉冷水花
觀賞特色
相當時興的小型觀葉植物.
繁殖方法
扦插、分株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60cm,地下有橫生的根狀莖,地上莖叢生,肉質半透明,節間膨大,多分枝。葉對生,橢圓狀卵形,葉端突尖,三條主脈十分明顯,葉脈間有銀白色縱向條紋似蟹殼狀,葉脈凹陷,葉片略帶皺褶,葉背淡綠色。
栽培環境
喜半陰多濕環境,宜明亮,忌直射光,對溫度適應范圍廣,冬季能耐4—5℃低溫, 14℃以上開始生長。怕陽光曝曬,在疏蔭環境下葉色白綠分明,節間短而緊湊,葉面有光澤。在全部陰蔽的環境下常常徒長,節間變長,莖稈柔軟,容易倒伏,株形松散。
繁殖育苗
常用扦插繁殖,全年均可進行。選擇半成熟插條,插后20天左右生根。冷水花的叢生性很強,可結合翻盆換土把整墩株叢分成幾份分別上盆,同時對老莖進行短截,保留莖稈基部2-3節,芽很快就能萌發而抽生新的側枝。
栽培基質
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質土壤。
定 植
當新芽伸長3-5cm后,用砂質土上盆,澆足定根水,轉入正常管理。
肥 水
生長期兩周左右澆1次氮素液肥促使植株健壯。盆土保持干而不裂,潤而不濕為好。夏天經常向葉面噴霧水可保持葉面清潔且具光澤。
整形養護
生長期要進行多次摘心,促發側枝,使株形緊湊優美。每年換盆1次。用扦插法繁殖幼苗更新以提高觀賞價值,也可減少病蟲危害。
用途:室內裝飾,適宜盆栽和吊盆,也可作室內帶狀或片狀地栽布置,南方可用作地被植物。
植物診所:常見葉斑病危害,可噴200倍波爾多液預防。盆土太濕,易產生根腐病,可用托布津1000倍液澆灌。發現根瘤線蟲,可施3%呋喃丹防治。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殺。
紅網紋草
一、概況
科 屬
爵床科網紋草屬
別 名
費通草
原 產 地
南美哥倫比亞、秘魯
相近種類
白網紋草
觀賞特色
小型盆栽植物,制作瓶景或箱景觀賞也別具一格
繁殖方法
分株、扦插
光 照
散射光、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草本。植株低矮,高5~20cm,呈匍匐狀,匍匐莖節易生根。葉十字對生,卵形或橢圓形,紅色葉脈縱橫交替,形成清晰網狀。頂生穗狀花序,花黃色。盆栽或吊盆用于大廳、居室點綴,擺放書桌、茶幾或窗臺,葉片清新美觀,翠綠清秀,輕快柔和,讓人感到新鮮、舒暢。
栽培環境
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網紋草屬高溫性植物,對溫度特別敏感,生長適溫為18-24℃。冬季溫度不低于13℃,13-16℃可維持正常生長。溫度在13℃以下,網紋草生長停止,部分葉片開始脫落,但莖干不會受凍,如室溫回升到18℃以上,可繼續萌發新葉。若溫度低于8℃,植株受凍死亡。
繁殖育苗
以5-9月溫度稍高時扦插繁殖效果最好。從長出盆面的匍匐莖上剪取約5-10cm長插條,帶3-4個莖節,去除下部葉片,稍晾干后插入沙床。如插壤溫度在24-30℃時, 7-14天可生根。
栽培基質
宜用含腐殖質豐富的砂質壤土。盆栽土常用培養土、泥炭土和粗沙的混合基質,也可用椰殼、珍珠巖混合基質。
定 植
一般在插條插后1個月可移栽上盆。也可剪下5-10cm的帶根匍匐莖節直接盆栽,在半陰處恢復1-2周后轉入正常養護。
肥 水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注意肥液勿接觸葉面,以免造成肥害。生長期需較高的空氣濕度,夏季高溫季節除澆水外,葉面噴水和地面灑水更加必要。
整形養護
生長期用0.05-0.1%硫酸錳溶液噴灑葉片1-2次,葉片更加翠綠。一般栽培第2年要修剪匍匐莖,促使萌發新葉再度觀賞。第3年應重新扦插更新。
用途:盆栽或吊盆,制作瓶景或箱景觀賞。
植物診所:常見病害有葉腐病和根腐病。葉腐病用25%多菌靈粉劑1000倍液噴灑。根腐病用鏈霉素1000倍液浸泡根部殺菌。蟲害有介殼蟲、紅蜘蛛和蝸牛危害。介殼蟲和紅蜘蛛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蝸?扇斯げ蹲交蛴脺缏荻≌T殺。
火鶴花
一、概況
科 屬
天南星科花燭屬
別 名
安祖花、火鶴芋
原 產 地
南美洲熱帶雨林
相近種類
水晶花燭A. crystallinum、 花燭A. andraeanum
觀賞特色
佛焰苞片具有明亮蠟質光澤,可制作花藍和切花
繁殖方法
分株、扦插、播種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較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50-90cm。青翠的革質葉片都是長圓狀心形或卵圓形,基生。開出的花有如一只伸開的富有光澤的紅色手掌,在掌心上托起一根金黃色或橙紅色的如火燭般的或如火鶴般的肉穗,希臘文的譯意為“有尾的花”,觀賞期長達兩個月左右。用作切花時能維持數周。如栽培得法,能全年開花、幾乎每片葉的腋間都能長出一支花來。
栽培環境
性喜溫暖、濕潤環境,怕暴曬,宜散射光。生長適溫為18-25℃,如天氣太冷就不會開花。臨界低溫為15℃,13℃以下會出現凍害。相對濕度要保持在60%以上。盆栽宜在半陰環境下生長,葉片生長期要經常噴霧,保持濕度,在排水差的土壤中根部易腐爛。
繁殖育苗
春季對2-3年生的植株結合換盆進行分株繁殖。萌蘗株不多,只1-2個,要仔細分割移栽至另一小盆中,約需30天即可生根發芽。將直立的莖分段剪切,每段約2-3節,切口消毒后,栽植于濕潤水苔中,約經1-2個月便能發根成苗。
栽培基質
栽培用土排水力求良好,可完全使用細蛇木屑栽培或將腐殖質土、粗泥炭土按2:1混合而成。并預埋長效肥料作基肥。
定 植
分株的苗生根后可定植。扦插苗高10cm移植于培養土,通常先假植盆栽1-2年,再定植。盆栽每4-5寸盆植1株,苗圃株距30*40cm。
肥 水
每隔15天左右追肥1次,可用花生麩浸漚人尿,待腐熟后稀釋1O倍施下,可促進開花。每周澆水2-3次,不可直接用自來水,放置24小時后再用。
整形養護
大棚種植要有遮陽網和噴霧裝置,以防止烈日灼傷和保持高濕環境。地面及周圍環境應常噴水,但基質卻不可過度潮濕,否則根部易腐爛。
用途:盆栽可供室內觀賞和作名貴鮮切花之用,切花在常溫下可水養30天之久。
植物診所:疫病用阿特菌防治,根腐病用普克菌防治,最好每隔7-10天打1次750倍的多菌靈或百菌清溶液。紅蜘蛛用殺螨劑噴殺2-3次,其他蟲害用新好年冬防治。(返回)
龜背竹
一、概況
科 屬
天南星科龜背竹屬
別 名
蓬萊蕉、龜背芋、電線蘭
原 產 地
墨西哥
相近種類
麒麟尾Epipremnum pinnatum
觀賞特色
攀援性強,是極好的大型盆栽和垂直綠化材料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分株
光 照
極為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藤本植物。蔓長可達10米以上。莖粗壯,氣根可達1~2米,細柱形,褐色。葉嫩時心形,無孔,長大后呈羽狀深裂,主側脈間有穿孔,革質,下垂。麒麟尾與龜背竹觀賞特性相近。葉長卵心形,濃綠富光澤,幼葉在中肋兩側僅有小窗孔,成熟葉轉為羽裂狀。適合附植于樹干、蛇木柱盆栽。
栽培環境
習性畏寒,喜溫暖濕潤環境,生長適宜溫度為20-25℃,室內保持5℃以上就能越冬,盆栽可常年擺放室內具有明亮散射光處培養。如春秋雨季放室外北面陽臺上或廊下養護則長勢更加旺盛。但夏季最好放室內北面窗臺附近,并注意通風降溫。夏季注意不要受到強光直射。
繁殖育苗
播種土應高溫消毒,可采用點播,播后室溫保持20-25℃,箱口蓋上塑料薄膜,保持80%以上濕度,一般20-25天發芽。也可在春秋兩季采用莖節扦插,或在夏秋將大型植株的側枝整段劈下,帶部分氣生根直接栽植于木桶或缽內,成型效果快。
栽培基質
上盆時選用腐葉土、園土、河沙各1/3配制的培養土并加入少量骨粉、腐豆餅渣作基肥。
定 植
播種發芽后約1個月定植。插條生根后移入盆缽,如需懸掛栽培,可制作木框或鐵架容器,內墊棕皮,加入肥沃的腐葉土,將生根成活的苗栽上。
肥 水
薄肥勤施,每半月施1次,注意不要沾污葉面和根。高溫干燥季節多些澆水,冬季要少澆;生長旺盛的成年植株要多澆,新分栽的幼苗要少澆。
整形養護
怕強光暴曬,尤其小苗切忌陽光直射,以免葉片灼傷。成型植株盛夏期間也要注意遮蔭。
用途:攀援性強,可附植蛇木柱作直立型盆栽,裝飾廳堂、會場極為適宜。
植物診所:常見病害有葉斑病、灰斑病和莖枯病,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介殼蟲是龜背竹最常見的蟲害,少量時可用舊牙刷清洗,再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2-3次。
粗肋草
一、概況
科 屬
天南星科亮絲草屬
別 名
亮絲草、廣東萬年青
原 產 地
中國南方到泰國北部、馬來西亞
相近種類
銀皇后亮絲草、黃金寶玉亮絲草
觀賞特色
葉片寬闊光亮,四季翠綠是重要的室內裝飾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扦插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草本。株高多在50-60cm。具有粗大的莖部,叢生直立。葉片針披形或長卵形,肉質,葉面光亮具灰色、乳白色和淺綠色的斑紋。粗肋草也會開花,能結出顏色鮮艷的果實,是目前栽培比較廣泛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
栽培環境
性喜溫暖高濕的氣候環境,耐寒性較差。喜歡散射光,也能耐陰,在室內的光線下生長良好。生長適溫為20-30℃,越冬溫度為10℃。
繁殖育苗
生長健壯的植株每年從基部萌發許多蘗芽,春季換盆時,從蘗芽分切,使之帶有根系,即可上盆種植。也可利用粗壯枝條扦插。切取先端帶有4-5片葉的莖段,種植于苗床中。也可用水插,插穗可稍長,以15-20 cm為好,直接插在盛清水的玻璃瓶內,約15-20天即可長出新根。
栽培基質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喜歡腐殖質多的肥沃土壤,不耐鹽堿土。盆栽可用腐葉土和河沙等量混合配制成基質,也可用以水苔種植。
定 植
頂芽插后20-28天生根,根長3-4cm時盆栽。常用15-20cm盆。盆底可墊碎瓦片、碎磚或火山塊石,以利排水透氣,有益于根系生長。
肥 水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喜濕怕干,莖葉生長期需充足水分,但冬季室溫較低時,澆水和噴水量要減少。
整形養護
生長多年的母株,常呈匍匐狀,姿態欠佳,應重新扦插更新。當葉片在盆內過于擁擠時,應及時換盆疏剪,一般2-3年換盆1次。
用途:中小盆種植,較耐陰,是室內綠化裝飾理想的觀葉植物。
植物診所:常有細菌性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定期噴灑波爾多液防治。如發現莖腐病和根腐病危害,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防治。另有根結線蟲危害,用3%呋喃丹顆粒劑防治。
瑪麗安萬年青
一、概況
科 屬
天南星科黛粉葉屬
別 名
長圓黛粉葉
原 產 地
美洲熱帶地區
相近種類
“夏雪”、“斑馬”、“碧海”、“綠霸皇”
觀賞特色
可用來擺放光度較低的公共場所,
繁殖方法
扦插、分株
光 照
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灌木狀。株高30-90cm,莖直立,節間短。葉長橢圓形,葉面廣布乳白或乳黃色斑紋。“夏雪”主脈粗,每個側脈間分布有不規則的斑點及綠色和白色的斑紋。“碧海”葉長橢圓形,淡黃綠色,具深綠和白色斑點,葉緣深綠色。“斑馬”葉橢圓形,葉面乳黃綠色,葉緣與主脈深綠色,沿側脈有白斑。“綠霸皇”株形直立挺拔,氣勢雄偉,葉片寬大深綠,沒有斑紋。
栽培環境
性喜高溫高濕、半陰或陰蔽環境。生長適溫為20-30℃;不耐寒,越冬溫度為8-10℃。耐陰怕曬。光線過強,葉面變得粗糙,甚至大面積灼傷,以明亮的散射光下生長最好,葉色鮮明更美。
繁殖育苗
以7-8月高溫期扦插最好,剪取莖的頂端7-10cm或莖中部的2-3節剪成1莖段(5-6cm),切除部分葉片,減少水分蒸發,插于沙床或用水苔包扎切口,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室溫24-30℃。注意勿被切口流出的汁液沾染皮膚,以免發生皮炎或過敏癥。
栽培基質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壤土為宜。盆栽土壤用腐葉土和粗沙的混合作為基質。
定 植
扦插后15-25天生根,莖段萌發新芽后移栽上盆。盆栽常用15-20cm大小的盆。
肥 水
生長季節需肥量比較大,宜多施氮肥和鉀肥。在生長季給予較充分澆水,同時輔以葉面噴水。秋后開始控制水分,盆土以見濕為度。
整形養護
每年春季要更換大一號的盆,盆土要肥沃疏松。
用途:是優良的室內觀葉植物,適合作盆栽,點綴客廳、書房,十分舒泰幽雅。
植物診所:主要有細菌性葉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有時發生根腐病和莖腐病危害,除注意通風和減少濕度外,可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
春 羽
一、概況
科 屬
Spathiphyllum selloum天南星科喜林芋屬
別 名
春芋、羽裂蔓綠絨
原 產 地
南美熱帶雨林
相近種類
小天使Spathiphyllum cv. Engle
觀賞特色
盆栽適合室內廳堂擺設, 富熱帶雨林氣氛
繁殖方法
分株、扦插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直立,有一定攀援性。葉片寬大肥厚,手掌形,呈羽狀深裂,有光澤;葉柄和氣生根粗壯,紛然披垂。將其布置室內,大方清雅,富熱帶雨林氣氛。“小天使”株形直立,小型不具有攀緣性,葉色濃綠閃閃發光,葉緣呈深缺刻狀,深具裝飾性,是良好的觀葉植物和切葉花材。
栽培環境
適應性強,對環境條件要求不高,10℃左右就開始生長,生長適溫18-28℃,冬季溫度不低于8℃,短時間能耐5℃低溫,個別蔓綠絨種類可耐2℃。生長期宜放置在半陰處,夏季要避免烈日直射。在室內宜放置在窗戶附近。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以5-9月最好,剪取健壯莖干2-3節,直接插入粗沙或水苔中,保持濕潤,溫度為22-24℃,插后20-25天生根。當植株生長較高時,可剪取帶氣生根的側枝直接盆栽或先行摘心,促使多長分枝,待側枝有15-20cm時,帶氣生根一并剪下盆栽。
栽培基質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質壤土為宜。盆栽土常用園土、泥炭土、腐葉土和粗沙等量混合土。
定 植
用20-25cm盆。盆底應多墊碎瓦片和碎磚,有利于根系生長發育。
肥 水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干燥時,還應常向葉面和地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整形養護
隨著新葉片的不斷增多,基部老葉逐漸黃化,需及時剪除。植株生長迅速,每年春季需換盆,成年植株可2年換盆1次。
用途:盆栽適合室內廳堂擺設,特別是用于裝飾音樂茶座、賓館休息室。
植物診所:常發生葉斑病、枯梢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通風不好,莖葉易受介殼蟲、紅蜘蛛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皇后白掌
一、概況
科 屬
Spathiphyllum kochii 天南星科白鶴芋屬
別 名
白鶴芋、銀苞芋
原 產 地
熱帶美洲
相近種類
大葉白掌S. cv. Maura Loa 香水白掌S. patinii
觀賞特色
佛焰苞潔白清新,是重要的觀花和觀葉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株高約25-35cm,具短根莖。葉長橢圓狀披針形,兩端漸尖,葉脈明顯,葉柄長,基部呈鞘狀;ㄝ阒绷,高出葉叢,花為佛焰苞,呈葉狀,由一塊白色的苞片和一條黃白色的肉穗所組成,酷似手掌,放名白掌。生性強健,可以水養。
栽培環境
喜高溫多濕和半陰環境。生長適溫為22-28℃,冬季溫度不低于14℃。怕強光暴曬,夏季需遮蔭60%-70%。葉片較大,對濕度比較敏感,夏季高溫和秋季干燥時,要多噴水。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以5-6月進行最好。將整株從盆內托出,從株叢基部將根莖切開,每叢至少有3-4枚葉片,插于珍珠巖或粗沙中,讓其長根。放半陰處恢復。
栽培基質
盆栽時應選擇疏松肥沃、保肥保水能力強、富含有機質的培養土。一般可用腐葉土、腐熟鋸末、河砂、珍珠巖等混合而成的營養土作為基質。
定 植
生根后用15-19cm盆定植。加少量骨粉、畜禽糞干和腐熟豆餅等作基肥,以利生長。
肥 水
生長期保持盆土濕潤,每半月施肥1次。對水分需求量很大,高溫干燥的夏秋季除保持盆土濕潤外,還須增加葉面噴水量,以便降溫保濕。
整形養護
白鶴芋萌蘗力較強,每年換盆時,注意修根和剪除枯萎葉片。過密植株進行分株后盆栽。
用途:耐陰性好,可觀葉和觀花,極適于賓館、酒樓、家庭室內裝飾。
植物診所:常見細菌性葉斑病、褐斑病和炭疽病危害葉片,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另有根腐病和莖腐病發生,除注意通風和減少濕度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有時發生介殼蟲和紅蜘蛛危害,用50%馬拉松乳油1500倍液噴殺防治。
綠巨人
一、概況
科 屬
Spathiphyllum floribundum天南星科白鶴芋屬
別 名
巨苞白鶴芋、一帆風順
原 產 地
哥倫比亞
相近種類
觀賞特色
葉片碧綠碩大,郁郁蔥蔥,室內觀葉植物佼佼者
繁殖方法
分株、組培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90cm,是鶴芋系列中的大型種。葉片闊橢圓形,全緣,葉肉厚實,葉脈清晰,葉柄長;榉鹧姘,呈長勺狀。初時潔白色,后暫變成微綠色。春季或夏季開花,花期約1個月。
栽培環境
性喜涼爽濕潤,疏蔭的環境。忌干旱高溫和陽光直射。生長適溫為18-25℃,在30℃以上的高溫只要不曝曬和水分充足,仍可安全生長。但它不耐低溫,3℃以下生長會受影響。
繁殖育苗
分株以春秋兩季為宜,將母株周圍幼小的萌蘗切下分開,單獨栽植在花盆中。也可選用組織培養繁殖苗種植,小苗生根后移入篩盤,50×30cm的盤可種100株,當苗長到5cm時移栽1次。組培繁殖育苗技術目前在花卉生產上應用極廣,繁殖率每年可達數十到上百萬倍。
栽培基質
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的砂壤土?捎酶~土或泥炭土加1/4的河砂和少量的腐熟有機肥拌勻即可。
定 植
苗高30cm時可定植于30cm口徑的花盆。
肥 水
生長極快,施足基肥,每隔10-20天追施稀薄的有機肥。對水分的需求量很大,缺水葉片即萎蔫,及時補充水分。
整形養護
避免日光直射,如用遮蔭網搭棚,遮光度應在75%以上。
用途:適于作中型或大型盆栽,用于廳堂和會場。 植物診所:多是生理性病害,炎熱夏季或光度較強葉片會被灼傷,因此要避免日光直射。此外還有根腐病為害,主要是澆水過多造成,應提高空氣濕度,控制澆水量,病害發生時噴代森鋅或多菌靈防治。蟲害主要有蚱蜢,用敵敵畏或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殺。
蚌 花
一、概況
科 屬
Rhoeo spathacea 鴨跖草科紫背萬年青屬
別 名
紫背萬年青、紫錦蘭
原 產 地
墨西哥和西印度群島
相近種類
鴨跖草Tradescantia albiflora
觀賞特色
是常見的盆栽觀葉植物,適宜家庭、公共場所
繁殖方法
分株、扦插
光 照
喜光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面光亮翠綠,葉背深紫,白色花朵被二片河蚌般的紫色萼片包裹,故稱為蚌花,每個蚌狀苞被可陸續開出十數朵小花。鴨跖草又名紫錦草、紫竹梅,栽培較廣。整個植株全年呈紫紅色,枝或蔓或垂,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適宜生長在溫度為15-25℃的環境中。喜光也耐陰,怕強光直射,除5-10月要遮蔭或放置在半陰處外,其它時間可給予充足的光照。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在3-10月均可,剪取頂端嫩枝,去除基部葉片,插穗長7-10cm,插后2周生根。分株繁殖可結合春季換盆進行,從母株旁切下帶根莖節的蘗苗直接栽植。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保水力強的土壤,盆土宜用塘泥2份、泥炭1份混用。
定 植
插穗生根出芽后定植,株行距15*20。
肥 水
肥多會引起徒長,每旬施肥1次。澆水要做到不干不澆。夏季天氣干燥時,向植株噴水增大濕度,則更有生機。
整形養護
家庭盆栽可放半陰處。冬季搬回室內向陽通風處。栽培多年的植株基部老葉逐漸枯敗脫落而影響觀賞,栽培3年左右需更新。
用途:適宜家庭陽臺、房間布置和公共場所點綴,也可作花籃、花束的襯葉。植物診所:有時發生葉枯病,發病初期可用100倍波爾多液,半月噴灑1次,要噴2-3次,可防止病害蔓延。也有介殼蟲危害,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殺。
武 竹
一、概況
科 屬
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百合科天門冬屬
別 名
天冬草、玉竹、
原 產 地
南非
相近種類
文竹、蓬萊松、天門冬
觀賞特色
可作吊盆及微型盆景、枝莖葉可作配葉材料
繁殖方法
播種、分株
光 照
喜光、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草本。半蔓性,莖叢生,柔軟下垂多分枝,下部有刺。葉退化為細小鱗片狀或刺狀;ㄐ,白色或淡紅色,有香氣,花后結小豆般漿果,鮮紅色,狀如珊瑚珠。文竹為草質藤本,莖柔嫩伸長具有攀援性;羽狀葉呈片狀斜展,形似一片飄浮的綠云,是觀葉類植物中的佼佼者。蓬萊松植株直立,高30-60cm,常綠灌木。叢生莖,多分枝,葉狀體扁線形,墨綠色。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較耐旱,耐寒力較強。生長適溫 為15-25℃,越冬溫度為5℃。
繁殖育苗
春季2-3月播種于疏松土壤。在溫度20-30℃時,3-4周即可發芽。分株一般于春季結合換盆時用利刀將生長茂密株叢分割開,按3-5芽1叢分出新植株(避免傷根太多),分別栽植上盆,放于陰蔽處養護l-2周,待恢復生長后按正常管理。
栽培基質
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喜通氣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盆栽可用腐葉土、園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為基質。
定 植
待苗高4-5cm時移植,8-10cm時即可單株定植于盆中或栽培畦中。
肥 水
生長旺盛期每月追施液肥1-2次。生長季要給予充足的水分。天氣炎熱時,還須經常向葉面及周圍環境噴水。
整形養護
根系生長快,每年早春應及時進行換盆。換盆時,除補充新的培養土外,剪除部分老根和攀附老莖。
用途:室內盆栽,作布置會場、花壇邊緣的鑲邊材料,或切花瓶插的理想配襯材料。
植物診所:常見的病蟲害為雨季蚜蟲?捎40%樂果、氧化樂果1500-2500倍液噴灑。但夏季需在早晨或傍晚溫度較低時噴施,以免產生藥害。
龍舌蘭
一、概況
科 屬
Agavae Americana 龍舌蘭科龍舌蘭屬
別 名
龍舌蘭
原 產 地
原產于美洲較干燥地區。
相近種類
金邊龍舌蘭、銀邊龍舌蘭、翠綠龍舌蘭等。
觀賞特色
幼齡植株或體型較小種適于盆栽作室內觀賞。
繁殖方法
分生繁殖、播種繁殖、扦插繁殖
光 照
喜光照充足,可在全光照下生長。不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地下具有直立粗壯的根莖,地上莖極短,由葉基抱合而成。葉片輪狀互生,排列緊密,葉肉質而厚,長劍形,最長可達1米以上,先端漸尖,葉灰綠色,上被白粉,表面有很厚的蠟質層,內含大量纖維和水分;▋尚,雌雄同株。多年生老株才能開花,一生只開花一次,種子成熟后整個植株枯萎死亡;ㄝ阕匀~叢抽出,高5-8米,由多花組成圓錐花序,
栽培環境
生性強健,比較耐寒,在5℃低溫下仍能生長,也耐高溫和暑熱。在我國華南亞熱帶地區栽培時應見充足的陽光,但不能忍受北方旱季的烈日曝曬,否則葉面常出現枯黃的斑塊。但也不能全部蔽蔭,如果長期見不到陽光,葉面常發生褐斑病。
繁殖育苗
常用分株法繁殖,龍舌蘭地下根莖上的不定芽每年都能萌發,形成幼小的根蘗苗,株叢越大抽生的根蘗苗越多。繁殖時可將它們與母株分開,栽入小盆。
栽培基質
要求排水良好的沙質土,耐干旱而不耐水澇,能耐輕堿和弱酸,在肥沃濕潤的土壤中生長最好。盆栽土壤常用腐葉土或泥炭土加粗沙的混合土。
定 植
分株后即可上盆定植或地栽。播種苗生長很慢,等植株長出2~3片葉時即可上盆定植或地栽。
肥 水
生長期間可每月施肥一次。耐旱力強,需水不多,澆一次透水后,須待盆土干透才再澆水,若土壤積水,常引起腐爛。
整形養護
盆栽龍舌蘭,如旁生蘗芽生長過大,母株位置往往不正或斜向,影響姿態,須在每年換盆時進行調整。
用途: 可單株栽于庭院中,也可成行栽于花境中,中小型盆株可供居室、會議室和辦公室陳設。
植物診所:室內栽培常發生葉斑病、炭疽病和灰霉病,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有介殼蟲危害,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殺
虎尾蘭
一、概況
科 屬
Sansevieria trifasciata 龍舌蘭科虎尾蘭屬
別 名
虎皮蘭、千歲蘭、虎尾掌
原 產 地
原產于干旱的非洲及亞洲南部。
相近種類
金邊虎尾蘭、金邊短葉虎尾蘭、銀短葉虎尾蘭
觀賞特色
是室內優良的觀葉盆花。
繁殖方法
分株、葉插
光 照
喜光照充足,又耐半陰,以明亮光照最為適合。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虎尾蘭地下具有短粗的橫生匍匐莖,褐色,半木質化,分枝力強。葉片由匍匐莖頂式抽生,葉肉厚革質,基部卷成筒狀,直立生長,呈長劍形,先端尖。葉色深綠至暗綠色,表面有很厚的蠟質層;ㄝ阕匀~叢中抽生,細弱,低于葉叢。頂生散穗狀花序,小花細碎,淡黃色,多不結實。
栽培環境
虎尾蘭較耐寒,冬季室溫只要不低于8℃仍能緩慢生長,低于3℃則葉片受凍害。怕暑熱,生長適溫20-28℃,耐陰性極強,可常年在蔽蔭處生長,怕陽光曝曬。怕水澇。耐瘠薄和干旱,長時間的干旱雖不會枯死,但葉片變薄變瘦并失去光澤。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時順自然分節處把根莖切開,分開上盆種植,即使沒有須根也可成活;葉插繁殖可將成熟葉片自基部剪下,按6-8cm一段截開,插入干凈河沙中,入土深度3cm左右,插后放在疏蔭下。金邊虎尾蘭不宜用葉插法繁殖,因扦插后長出的新葉沒有金邊而變成普通虎尾蘭。
栽培基質
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疏松的沙土和腐殖土。
定 植
分株或扦插生根后即可上盆定植。
肥 水
需肥不多,每1-2個月施肥一次即可。如在盆底施入一些馬蹄片,常年都不必追肥。盆土應間干間濕,平時保持土壤微濕即可。
整形養護
室內陳設時應放在蔭棚下,曝曬后葉片就會出現黃斑。春、秋兩季追施一些液肥,以促使匍匐莖延伸,多生分枝而抽生更多的葉簇。
用途: 盆栽。
植物診所:低溫和積水易造成腐爛,導致葉片從下折倒,易發生象鼻蟲危害,可用80%的敵敵畏乳油300倍液噴射,毒殺幼蟲。
艷鳳梨
科 屬
鳳梨科,鳳梨屬。
別 名
斑葉鳳梨、五彩鳳梨、金邊鳳梨。
原 產 地
南美熱帶。
相近種類
原種鳳梨(即食用菠蘿),相近種斑葉紅鳳梨。
觀賞特色
直立盆栽觀葉、觀花、觀果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或扦插
光 照
耐陰、喜半陰、稍耐曬。
栽培難度
容易*****。
植物特性
多年生地生性草本,株高可達120厘米。葉蓮座狀著生,葉片長60-90厘米,厚而硬,兩側近葉緣處有米黃色縱向條紋;ㄝ闵谌~叢中,呈稠密球狀花序,小花紫紅色,結果后頂部冠有葉叢。植株粗獷,富有野趣,果形如菠蘿,經久耐賞,譽為菠蘿花。生性強健,易于水養。斑葉紅鳳梨葉扁平較短,中央銅綠色,兩邊具淡黃色條紋,花及果鮮紅色。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熱不耐寒,15℃以下生長停止,5℃以下易受寒害。喜散射光或半遮陰條件,也稍耐日曬。喜濕潤,稍耐旱。要求疏松肥沃土壤。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宜在生長季進行,將6-8葉的萌芽株從母株上切下另栽即可。扦插繁殖,常用葉片帶踵扦插,將葉片連同休眠芽帶踵切下,剪去上部一半葉片,插于沙床或沙盆中,約一個月可生根發芽,宜在春夏間進行。
栽培基質
栽培基質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排水性好,盆栽可用泥碳土、腐熟土、河沙混合調制,加入少量腐熟胼肥作基肥。
定 植
常作盆栽,可用膠盆或瓷盆定植,分株繁殖可將萌芽株從母株上切下直接上盆定植;葉片扦插繁殖,當幼芽長至6-8葉時即可上盆定植。
肥 水
生長季節應保持土壤濕潤勿干旱。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生長季節每月施肥1-2次;抽花前施磷酸二氫鉀一次,開花更美。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但不宜過陰。在新葉長出時噴施B9或CCC可抑制葉片徒長,可使株型更緊湊。定期于葉面噴施含鎂的葉面肥可使葉色更亮麗。
用途:艷鳳梨株型粗獷而帶飄逸,適應性強,葉果兼美,可常年觀賞,作各種室內布置。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發現時清除葉內積水,保持稍干,并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水塔花
科 屬
Billbergia pyramidalis 鳳梨科水塔花屬。
別 名
紅筆鳳梨、美麗水塔花。
原 產 地
巴西。
相近種類
狹葉水塔花,紅葉水塔花,斑葉水塔花。
觀賞特色
盆栽觀葉、觀花植物,可作各種組合盆栽觀賞。
繁殖方法
分株。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植物特性
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株高40-60厘米。葉蓮座狀著生,基部交疊成筒狀,葉片劍形,邊緣有紅色細鋸齒。葉色青翠有光澤,先端稍彎垂,形態飄逸秀麗。狹葉水塔花葉片較狹,內輪葉無鋸齒;ㄆ5-7月。紅葉水塔花葉背紫紅色,先端紅色。斑葉水塔花葉片挺拔,銅綠色,具白色及桃紅色斑點。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熱不耐寒,15℃以下生長停止,5℃以下易受寒害。廣州、南寧以南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需遮陰,稍耐日曬,喜濕潤,稍耐旱。低于15℃不開花。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宜在生長季節進行,分株時只需將具4-6葉的萌芽株從母體上切下另栽即可。
栽培基質
要求纖維質、有機質豐富,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盆栽基質可用泥碳土與粗河沙混合,或用椰糠與河沙混合,加入適量腐熟胼肥混合調制。
定 植
將從母株上切下的小萌株直接定植于塑料膠盆或瓷盆,澆透定根水。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勿干旱,在生長季節可在葉筒中注水保持濕潤。追肥可用復合肥或胼肥,生長季節每月施肥1次,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75%。定期于葉面噴施含鎂的葉面肥可使葉色花色更亮麗。家庭養護要注意清潔葉面積塵,2-3年換盆一次。
用途:水塔花株型飄逸,葉色青翠亮麗,花形奇特花色鮮艷,可常年觀賞,作各種室內布置。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偶有根腐病,主要由于盆土積水所致,發現時及時清除爛根并換土換盆。
姬鳳梨
科 屬
Cryptanthus acaulis 鳳梨科姬鳳梨屬。
別 名
紫錦鳳梨、海星鳳梨。
原 產 地
原產巴西。
相近種類
玫紅姬鳳梨,紅葉姬鳳梨。絨葉姬鳳梨。
觀賞特色
直立草本盆栽觀葉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或扦插。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植物特性
多年生地生性草本。植株低矮,葉蓮座狀平鋪地面,如海星狀。葉片劍狀披針形,表面綠色具淡紅色縱向條紋;ㄐ,白色,隱藏于葉叢中。玫紅姬鳳梨葉片呈玫紅色,具淡黃色條紋;紅葉姬鳳梨葉片呈染紅色,具銅綠色條紋。絨葉姬鳳梨葉片銅綠色,具褐色與淡黃色不規則橫紋。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熱不耐寒,13℃以下生長停止,4℃以下葉片易受寒害。喜散射光,需遮陰,稍耐日曬。喜濕潤,也耐干旱。
繁殖育苗
常用分株繁殖。在生長季節進行,將基部萌芽株帶根切下另植即可,也可先于沙床中培育成較大小苗再上盆。也可用葉片帶踵扦插繁殖,宜在春夏間進行,將下部成葉帶休眠芽切下,插于沙床,保持適當濕潤,遮陰,約1個月可生根長芽,2個月可移植。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盆土可用腐熟園土與河沙及泥碳土等混合,加入適量腐熟有機肥作基肥。
定 植
分株繁殖的萌芽株可直接上盆定植,也可在沙床中育至4-6片葉再上盆定植。扦插苗長至4-6葉時移至花盆定植,定植前可將原來老葉剪除。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土壤濕潤,冬季可稍干。追肥用復合肥或胼肥比較好,生長季節每月施肥1-2次,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家庭養護需定期移至露臺適當接受日照,這樣葉色會更亮麗。
用途:植株小巧玲瓏,葉色秀美,家居可作茶幾、案臺、書架等處裝飾。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瓶插水養下部葉發黃,注意換水方式和適當陽光照射,定期加入復合肥少許。
果子曼
科 屬
Guzmania lingulata 鳳梨科,果子曼屬。
別 名
紅杯鳳梨、紅星鳳梨、姑氏鳳梨。
原 產 地
哥倫比來和厄瓜多爾。
相近種類
小紅星鳳梨;大紅星鳳梨;丹尼斯鳳梨
觀賞特色
直立木本盆栽觀花觀葉植物,宜作室內觀賞栽培。
繁殖方法
分株或葉片扦插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附生性草本,株高20-45厘米,莖短,基部多萌芽。葉蓮座狀基生,葉基卷成筒狀;成株有葉片15-25片,劍狀披針形,革質有亮光,先端彎垂。頭狀花序,花葶伸出葉筒上,苞片紅色;ㄆ陂L達3-4個月。品種小紅星株型矮小,高20-25厘米,葉多而緊湊。大紅星植株高可達50厘米,花葶粗壯,苞片鮮紅色。丹尼斯鳳梨株高達50厘米,花葶長可達60厘米,苞片橙紅色。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熱不耐寒,12℃以下停止生長,6℃以下易受寒害,生長適溫22-28℃。喜散射光,需遮陰,不耐日曬;喜濕潤肥沃疏松纖維質豐富的植料。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常在生長季節進行,當基部萌芽株長至4-6片葉即可用利刀從母株上切下另栽于花盆。也可用葉片帶踵扦插繁殖,常在3-5月進行,將葉片連同少許莖部切下,剪去上部,帶踵插入沙床或沙盆,保持濕潤,約6周可生根長芽。大量生產時可用組織培養繁殖。
栽培基質
要求有機質豐富、疏松、纖維質豐富的栽培基質,可用坭碳土、椰糠、河沙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分株繁殖可將萌芽株從母株上切下別行栽植即可。扦插繁殖當小苗長至4-6葉時,移植至花盆定植。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可以葉筒中注水保濕,冬季要清除葉內積水。追肥用復合肥較好,氮肥過多易引起徒長。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7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果子曼植株長至15片葉以上時可用乙烯莉催花。
用途:果子曼花葉并茂,花期長久,是優良的花葉兼用之室內觀賞植物,可作各種室內裝飾擺設,也可作切花瓶插觀賞。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或碳疽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及碳疽靈防治。在室內觀賞應定期置于有較強散射光照處,在春秋季節加入胼肥,生長季節定期加入復合肥少許。
紅背竹芋
一、概況
科 屬
竹芋科,臥花竹芋(紅背竹芋)屬
別 名
紫背竹芋、紅背臥花竹芋。
原 產 地
原產巴西。
相近種類
栽培變種有:花葉紫背竹芋
觀賞特色
直立草本盆栽觀葉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株高可達1米,根狀莖匍匐狀。葉基生,2列;葉片橢圓狀披針形,葉面綠色有光澤,葉背紫紅色。圓錐花序生于葉腋,具長梗;花兩性,紅色;ㄆ4-6月。栽培變種花葉紫背竹芋株型稍矮小,葉面具淡黃色或玫紅色斑紋。
栽培環境
原產熱帶,喜熱不耐寒,12℃以下停止生長,4℃以下易受寒害,生長適溫20-30℃。喜散射光,稍耐日曬;喜濕潤、肥沃、疏松而富含纖維質的土壤。不耐干旱。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在生長季節進行,將叢生莖2-3株從母株上切下另栽即可。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輕質土壤,可用坭碳土、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分株繁殖將叢生株從母株根莖處切下定植于花盆即可。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天向葉面噴水2次,每月施肥1次,可定期噴施葉面肥,春秋季可于盆面施用胼肥各一次。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7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給予適當光照。2年換盆一次。
用途:紅背竹芋葉色秀麗,可作各種室內布置;花色鮮艷,可作切花觀賞;在溫暖地區,也可以在庭院中庭蔭或林蔭下作地被栽植。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或碳疽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及碳疽靈防治,偶有穿孔線蟲病,應及時燒毀。在室內觀賞應定期置于有較強散射光照處。
雙色竹芋
一、概況
科 屬
Maranta bicolor 竹芋科,竹芋屬。
別 名
花葉竹芋、狍斑竹芋。
原 產 地
原產巴西與圭亞那。
相近種類
相近種有:竹芋;白脈竹芋;紅脈竹芋
觀賞特色
直立草本盆栽觀葉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或扦插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株型矮小,高20-30厘米,具根狀莖及塊根;有直立莖,有分枝。葉片橢圓形,葉面粉綠色,中脈兩側有暗褐色斑塊;葉背灰綠或淡紫色;ㄐ《咨,花梗長6-10厘米,生于葉腋。相近種竹芋根狀莖肉質,地上莖二歧分枝;葉長圓形,綠色;基生葉具長柄,莖生葉葉柄短。白脈竹芋植株匍匐狀,莖二歧分枝,葉片黃綠色,中脈及側脈白色,葉柄鞘狀。紅脈竹芋植株與白脈竹芋近似,唯中脈及側脈紅色。
栽培環境
原產熱帶,喜熱不耐寒,15℃以下停止生長,6℃以下易受寒害,生長適溫20-28℃。喜散射光,不耐日曬;喜濕潤、肥沃、疏松而富含纖維質的土壤。不耐干旱。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在生長季節進行,將叢生莖2-3株從母株上切下另栽即可。也可用扦插繁殖,在3-5月進行,將莖生枝于莖節處剪下作插穗,插于沙床或沙盆,保持濕潤,2-周可生根。
栽培基質
要求有機質豐富、疏松、富含纖維質的栽培基質,可用坭碳土、河沙、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分株繁殖將叢生株從母株上切下別行栽植即可。扦插繁殖當小苗生根長葉后,移植至花盆定植。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天向葉面噴水2次,每月施肥1次,可定期噴施葉面肥,春秋季可于盆面施用胼肥各一次。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7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給予適當光照。2-3年換盆一次。
用途:二色竹芋葉片具美麗色斑,植株小巧雅致,常作小品盆栽作室內案臺、幾架、窗臺等處裝飾,也可作懸掛式觀賞。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或碳疽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及碳疽靈防治,偶有穿孔線蟲病,應及時燒毀。在室內觀賞應定期置于有較強散射光照處。
絨葉肖竹芋
一、概況
科 屬
Calathea zebrine 竹芋科,肖竹芋屬。
別 名
斑馬竹芋、天鵝絨竹芋、斑葉肖竹芋。
原 產 地
原產巴西。
相近種類
彩虹竹芋;孔雀竹芋;方角竹芋;花紋竹芋。
觀賞特色
直立草本盆栽觀葉植物,作室內觀賞栽培。
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高可達80厘米,具根狀莖,叢生。葉具長柄,頂端以關節與葉片相連;葉片長圓狀披針形,葉面有天鵝絨光澤,有暗綠色橫向斑紋;葉背淡紫色。頭狀花序,花葶生于葉鞘中,伸出葉片上。彩虹竹芋葉面兩側有黃綠相間的條狀斑紋,沿葉緣有一圈玫紅色環形斑紋?兹钢裼笾晷桶,葉面黃綠色,有孔雀尾羽狀的深綠色橢圓狀斑紋。方角竹芋植株矮小,葉面灰白色,兩側有深綠色羽狀斑紋;y竹芋葉面深綠色,中脈及近葉緣處有淺白色斑紋,葉背紫紅色。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不耐日曬。生長適溫20-26℃,超過35℃生長不良,低于5℃易受寒害。要求疏松、肥沃、濕潤的土壤,不耐干旱。
繁殖育苗
常用分株繁殖,宜于春秋兩季進行,分株前先停水兩天,待葉片收卷時脫盆,以2-3株為一叢從母株上分割開來,另行栽植即可。分株上盆后要保持環境與盆土濕潤,置半陰處養護。
栽培基質
要求腐殖質豐富、肥沃疏松、透氣透水的栽培基質,可用坭碳土、河沙、腐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分株繁殖時將叢生株從母株上切下別行栽植即可。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定期向葉面噴水,避免陽光暴曬。生長季節每月施復合肥一次,可間中施用葉面肥,春秋季可加適量有機肥。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7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于早上定期給予適當光照。
用途:絨葉肖竹芋株型奇特,葉色秀美,作室內觀葉植物,可供各種室內裝飾擺設;花序頭狀,花梗挺直,可作切花瓶插觀賞。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或碳疽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及碳疽靈防治。偶有穿孔線蟲病,應及時燒毀。在室內觀賞應定期置于有較強散射光照處。
翠云草
一、概況
科 屬
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卷柏屬
別 名
藍地柏、綠絨草
原 產 地
廣布我國熱帶亞熱帶地區,也見于越南。
相近種類
相近種:深綠卷柏,耳基卷柏
觀賞特色
懸掛盆栽,以其葉面具有藍色熒光為觀賞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較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莖匍匐纖細,長達50厘米,分枝長出根托;葉小,四行排列成一個平面,連枝寬0.4~0.5厘米,葉色美麗,具紫藍色熒光;孢子囊穗生于小枝頂端,四棱形。本種以其葉面具有紫蘭色熒光而最具觀賞特色,頗受人喜愛,現已廣泛利用,也是古代花卉書籍最早記載的觀賞蕨類植物。是地面覆蓋,蘭盆覆蓋和吊籃的好材料。
栽培環境
喜高溫高濕環境,有一定寒性。華南可露地越冬,北方冬天應進溫室越冬。喜散射光,遮蔭長勢好,強光下或空氣干燥容易引起葉片枯焦。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由于植株分枝多而長,分枝處具根托,容易進行分株繁殖。
栽培基質
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要求透水性能好。
定 植
在母株上切取10-15厘米長,帶有根托的枝條直接種入盆中,放置在遮陰、潮濕處。如在盆外加上薄膜罩子保濕,成活率更高。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施肥量小,一月左右施復合肥稀薄液肥一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70%以上。夏季應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吊籃基質濕度。
用途:做懸掛、盆栽、庭院。
植物診所:葉片發黃,是陽光太強所致,注意遮陰。排水不良引起植株枯萎。
巢 蕨
一、概況
科 屬
Neottopteris nidus 鐵角蕨科巢蕨屬
別 名
山蘇花
原 產 地
廣布亞洲熱帶地區,我國常見。
相近種類
相近種:大鱗巢蕨,狹基巢蕨
觀賞特色
懸掛盆栽,其附生習性和鳥巢狀株形為觀賞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較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大型附生懸掛植物,根狀莖粗短直立,葉簇生,輻射狀排列,中空如鳥巢;葉柄長約5cm;葉片為闊披針形,長95~115cm,中部最寬處9~15cm,頂端漸尖,向下逐漸狹而長下延,葉邊全緣;葉脈分離,邊緣聯結;葉厚紙質,深綠,具光澤。孢子囊群及囊群蓋線形,長3~4.5cm,由小脈基部外行達1/2。
栽培環境
喜高溫高濕的熱帶雨林環境,耐寒性差。華南可露地越冬,北方十月以后當進溫室養護。喜散射光,需遮陰。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為主,大批量生產可采用孢子繁殖。從母株蘗生的小株分出后單獨定植,以后逐漸豐滿,形成新株。孢子繁殖可用盆播法,倒扣盆法。
栽培基質
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要求透水性能好。懸掛栽培在吊籃中墊上棕皮,內添少量混合基質。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7-8片葉時定植,每盆一株。在陰涼處恢復后,移入遮蔭環境栽培。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施肥量小,一月左右施復合肥稀薄液肥一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蔭70%以上。每天向葉面噴水2-3次,在托盤中加水可增加濕度。葉面常用柔軟的布擦干凈,無灰塵,葉面更加油亮,觀賞性更好。
用途:做懸掛、盆栽、庭院、切葉。
植物診所:陽光直射會造成葉面灼傷,形成黑色斑塊。注意遮陰,勿長期陽光直射。
腎 蕨
一、概況
科 屬
Nephrolepis auriculata 腎蕨科腎蕨屬
別 名
排草
原 產 地
廣布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常見。
相近種類
圓葉腎蕨,高大腎蕨,波斯頓蕨,毛葉腎蕨
觀賞特色
以其附生習性和披散飄灑的長葉為觀賞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也耐一定的強光。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中型懸掛植物。根狀莖直立,著生向四方延伸的匍匐莖,上面長芽苞萌生新株,可進行分株繁殖,其上還長近圓形的塊莖,也是營養繁殖結構;葉簇生密集,葉片長30~70cm,寬3~5cm,狹披針形成線形,羽片45~120對,密集而常呈覆瓦狀排列。葉叢濃密茂盛,葉片修長,翠碧光潤,是經典的優秀觀賞蕨類。
栽培環境
適應能力強,喜高溫高濕環境,有一定耐寒性。華南可露地越冬,北方冬天當進溫室養護。喜散射光,遮陰長勢好,強光下也能生長,但葉片容易發黃。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為主,大批量生產可采用孢子繁殖。從母株生出匍匐莖上的芽苞萌生新株,可進行分株繁殖;塊莖埋于基質中可發芽形成新株。孢子繁殖可用盆播法、倒扣盆法。
栽培基質
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要求透水性能好。懸掛栽培在吊藍中墊上棕皮,內添少量混合基質。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7-8片葉時定植,每盆一株。在陰涼處恢復后,移入遮陰環境栽培。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在60%-75%之間。施肥量小,一月左右施復合肥稀薄液肥一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經常剪除老化、枯黃的葉片。夏季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吊藍基質濕度。
用途:做懸掛、盆栽、庭院、切葉。
植物診所:注意蚧殼蟲危害,可用氧化樂果防治。陽光太強可導致葉片發黃,注意遮陰。
二叉鹿角蕨
一、概況
科 屬
Platycerium bifurcatum 鹿角蕨科鹿角蕨屬
別 名
蝙蝠蕨、鹿角山草
原 產 地
大洋州熱帶,其他種產亞洲、非洲熱帶。
相近種類
相近種:鹿角蕨、槲蕨、崖姜蕨
觀賞特色
以其附生樹干、巖石和葉形奇特為觀賞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組培、孢子繁殖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大型附生蕨類。根狀莖粗,肉質,橫走。葉叢生,無柄,具兩種葉,聚集葉矩圓形,貼生樹干石壁,起吸附和吸收營養的作用,新葉綠色,老葉褐色;能育葉多次深裂,形如“鹿角”而得名。葉大而奇特,瀟灑飄逸,具光澤。是優秀的觀賞蕨類。
栽培環境
喜溫暖陰濕環境,不耐寒。生長適宜溫度16-25℃,低于10℃應進溫室養護。喜散射光,遮陰長勢好?膳柙、樹干石壁附生。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孢子繁殖和組培繁殖。
栽培基質
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要求透水性能好。附生采用枯樹干。
定 植
在母株上切取帶根狀莖具頂芽的葉叢,直接種入盆中。附生懸掛栽培將帶根狀莖聚集葉的葉叢緊密綁扎在表皮有些腐爛的樹干上。放置在遮陰、潮濕處。
肥 水
保持盆土濕潤,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懸掛栽培應經常向樹干和葉面噴水,一月左右施稀薄餅液肥一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70%以上。夏季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吊藍基質濕度。
用途:做懸掛、盆栽、庭院。
植物診所:葉片發黃,是陽光太強所致,注意遮陰。盆栽排水不良引起植株枯萎。
豬籠草
一、概況
科 屬
Nepenthes mirabilis 豬籠草科
別 名
豬籠草
原 產 地
主產于東半球熱帶
相近種類
大豬籠草
觀賞特色
具有消化袋的極有趣的一種食蟲植物。
繁殖方法
扦插或播種
光 照
喜好明亮的場所,但要避開直射陽光
栽培難度
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本或半木質化藤本食蟲植物。葉互生,中脈延長為卷須,末端有一小直籠,葉籠小瓶狀,瓶口邊緣厚,上有小蓋,成長時蓋張開,不能再閉合,籠色以綠色為主,有褐色或紅色的斑點和條紋,甚為美觀,籠內壁光滑,籠底能分泌粘液和消化液,有氣味引誘動物,小動物一旦落入籠內,很難逃出,終被消化吸收。雌雄異株,總狀花序。
栽培環境
栽培時宜懸掛于樹蔭下或溫室內,稍為遮蔭,溫度不低于18℃,夏季要求高濕度和通風。生長期在室外喜好弱光,要盡可能放在濕度高的場所。因不耐寒,必須做好保溫工作。
繁殖育苗
剪取具2~3個節的枝條做插穗,大的葉子切下一半左右,插入沙中或浸入水中,等根長出,側芽長出3片葉時可上盆定植。
栽培基質
要求用泥炭土、水苔、樹葉加上木炭屑,干牛糞和少量沙混合為栽培材料,栽于木框或漏空的花盆中。
定 植
插枝生根后,側芽長出3片葉時上盆定植,用口徑30cm的盆,每盆定植一棵。
肥 水
因葉片過長時反而不形成袋,故一般每2個月才施肥一次。土表一干就澆水,夏季要常向葉片噴水,從秋天開始要保持稍干狀態,冬季要控水。
整形養護
要給以高溫高濕條件,多向葉面噴水和噴霧。莖過長時,為了讓其形成美麗有趣的袋子,需剪短枝條,讓其發新枝。
用途: 室內盆栽觀賞,或庭院中蔭蔽處垂吊栽培。
植物診所:易發生葉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噴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進行防治
薜 荔
一、概況
科 屬
Ficus pumila ?崎艑
(暫無圖)
別 名
雪荔、斑葉爬墻果、石壁蓮、木蓮、木瓜藤等
原 產 地
原產于中國、日本
相近種類
斑葉薜荔 Ficus pumila cv.sonny
觀賞特色
呈匍匐的莖蔓非常適合于造型盆栽或垂吊栽培。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壓條繁殖
光 照
要求明亮的散射光,忌強光直射。
栽培難度
稍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為蔓性植物,莖蔓長可達數米,每節均會產生氣生根,以攀附他物,單葉互生,心形,革質,全緣。葉色濃綠,偶有小突起。盆栽葉長2cm,寬約1 cm,
斑葉薜荔比原種更具觀賞價值,它在葉緣處常出現不規則的圓弧形缺刻,并鑲有乳白色的斑條或斑塊。
栽培環境
喜高溫多濕而明亮的環境,常野生在巖石、樹樁或墻根的陰濕處。耐水濕,耐干旱。生長適溫為22~28℃,冬季溫度不低于5℃。常年置于背陰地區也可正常生長,不過在暖季移到室外半陰處可培育出健壯的植株。從背陰處拿到日光下,要逐漸過渡,讓其適應。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采用嫩枝扦插,剪取當年生枝條長6~7 cm,頂端留3~4片葉,下部葉剪除,插于沙床,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插后30-40天生根,成活率高;薜荔莖蔓可以波狀壓條法進行壓條繁殖,并遮蔭、保濕,約2個月即可從節間前剪斷,挖出壓條苗直接盆栽。
栽培基質
盆土以肥沃、疏松的腐葉土或培養土為好。
定 植
扦插或壓條生根后即可上盆定植。常盆栽或吊盆栽培。
肥 水
生長期每月施肥1次,補施1~2次磷鉀肥;表土一干就澆水,澆水時對葉片進行噴水,以從上而澆水為宜。冬天土干后過幾天再澆。
整形養護
要進行多次摘心,促使多分枝,對下垂枝蔓要整形修剪,保持勻稱美觀的株型。盆栽3~4年的老株,需重剪進行更新。
用途: 適于盆栽或吊盆懸掛,觀賞效果極佳,適合書房、茶幾、案頭擺設;也可成片栽培作為花園地被植物。
植物診所:生長過程中有葉斑病危害,可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常春藤
一、概況
科 屬
Hedera helix 五加科常春藤屬
別 名
洋常春藤、英國常春藤、洋爬山虎等
原 產 地
原產歐洲、亞洲和非洲溫暖地區
相近種類
小葉常春藤、全葉常春藤、斑葉常春藤
觀賞特色
常春藤莖蔓柔軟便于造型,是理想的垂吊植物。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光 照
喜半陰的環境,怕強光曝曬。
栽培難度
稍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藤本,莖枝柔嫩,莖節處常長氣生根,成年莖呈半木質化。幼葉卵形,成年葉卵狀披針形,全緣或掌狀3-7裂,革質,基部心形。
栽培環境
耐寒力較強,冬季能耐2~3℃低溫,不耐高溫酷暑,當氣溫達到35℃以上時葉片發黃,生長停止。生長適溫15~22℃,怕陽光曝曬,只有在蔽蔭的地方才能正常生長。不耐旱,怕干風侵襲,在干燥的空氣中葉面失去光澤,也常焦邊。
繁殖育苗
常用扦插法繁殖,剪取10~15cm長的莖蔓,保留先端2~3枚葉片,將基部2~3節埋入土中,只要土壤濕潤,室溫保持在13~18℃,遮蔭并保濕,很快就能發要根。若莖蔓較長,可用壓條法繁殖,待生根后,自節間處剪斷,剪斷后很快就能萌發新芽,生長一個月后即可上盆定植。
栽培基質
對土壤要求不嚴,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的中性或微酸性土,也耐輕堿。
定 植
扦插生根后,每盆定植2~3株;或地栽于庭院的蔭蔽處、墻壁腳下。
肥 水
生長發育期間,每隔2個月施1次遲效性混合肥。等盆土變干發白時澆水,澆水要充分澆透。冬季保持盆土稍干,在土干后2~3天再澆水。
整形養護
常春藤生長較快,必須多次摘心,促使多分枝,多長枝蔓。盆栽2~3年后,需適當修剪,重新整形。及時剪除過多的徒長枝和摘除黃葉、枯葉。
用途: 適于盆栽或室內懸掛欣賞,也地栽于庭院蔭蔽處。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危害,須經常噴灑波爾多液預防。如室內通風差,易受介殼蟲和紅蜘蛛危害,分別用50%馬拉松800倍液和40%三氯殺螨醇1000倍液噴殺。
翡翠珠
科 屬
Kleinia rowleyanus 菊科肉菊屬
別 名
項鏈花,綠鈴、佛珠、金玉菊
原 產 地
原產西南非洲
相近種類
彎月等
觀賞特色
莖蔓上綴生著光滑圓珠狀肉質葉,色如翡翠。
繁殖方法
扦插或分株繁殖
光 照
喜散射光,不耐強光。
栽培難度
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肉質多漿草本。莖細弱,長出后即匍匐,可長達60-90cm。具有圓珠狀的肉質葉,形似桃,大小如豌豆,色碧綠如翡翠,從盆沿成串地向下垂吊;^狀花序,小花白色、柱頭深紫色,花期9-11月。是很受人們喜愛的觀葉植物。
栽培環境
翡翠珠喜冬暖夏涼的的環境,在14~28℃條件下生長最旺盛。夏季可將其置于既淋不著雨,又曬不著太陽,通風良好的蔭處。冬季要將其置于室內,靠近窗戶又能接受斜射光的地方。春秋季置于散射光充足處,避免中午前后陽光直曬。它還耐旱怕濕,寧干勿濕是種植成功的關鍵。
繁殖育苗
翡翠珠很少結籽,繁殖可于春秋季從較長的莖蔓上剪取8~12cm、最好是帶氣生根的莖蔓,剪掉下部的珠形葉,斜插于素培養土中,置于通風良好的蔭處,常噴水使土微潤而不濕,20天左右可生根長新葉,成活后可上盆定植。
栽培基質
栽培中宜選用淺小的花盆,盆土可選用含腐殖質較多的腐葉土與河沙按6:4混合,配成疏松肥沃、又透氣透水的基質。
定 植
扦插生根后可將其上盆定植,每盆定植4~5株。
肥 水
春、秋季各施一次復合肥,各噴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即可,冬夏秋不施肥。以噴水為主,澆水為輔,春、夏、秋三季向蔓葉噴水。
整形養護
株型過于雜亂時可修剪整形。
用途: 通常作盆栽垂吊栽培。
植物診所:高溫和高濕時容易發生葉腐病、莖腐病及根腐病,可通過加強通風,降溫來預防,也可噴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700倍液防治。
吊 蘭
一、概況
科 屬
Chlorophytum comosum 百合科吊蘭屬
別 名
釣蘭、垂盆吊蘭、掛蘭
原 產 地
南非
相近種類
鑲邊吊蘭、斑葉吊蘭
``
吊蘭非常適合作吊盆或作微型觀葉盆栽。
繁殖方法
分株、扦插
光 照
喜好陽光,但不耐夏季強光。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短,肉質,橫走或斜生,叢生。自株叢基部可抽生出很長的匍匐枝,綠色而光滑,長30-80cm,枝上有節,先端節部能長出小葉叢,葉從地面簇生而出,狹條帶形至線狀披針形,葉肉紙質,綠色,略有光澤;ㄝ阕匀~腋間抽生而出,長30-60cm,常長成匍匐枝狀,先端長出小葉叢,小花數朵簇生在花葶節部,排列疏散;ㄆ3-6月。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在20-24℃的氣溫下生長最快,也容易抽生匍匐枝,30℃以上生長停止,葉片常常發黃干尖;冬季室溫應保持在12℃以上,低于6℃就會受凍。耐陰力強,怕陽光曝曬,在疏蔭下生長良好,空氣干燥會導致葉片失色,葉尖干枯。
繁殖育苗
常用分株繁殖。春季可剪取匍匐枝或花葶上的小葉叢,連同一段匍匐枝和節下的氣生根一起栽種,即可長成一棵獨立的植株,極易成活。也可用播種繁殖,發芽適溫為20-25℃,播后15-20天發芽。
栽培基質
要求疏松肥沃而又保水透氣的酸性腐殖土,不耐鹽堿和干旱,怕水漬。
定 植
從花葶或匍匐枝上剪取的帶氣生根的幼苗可直接上盆定植。播種苗等植株5-6片葉時上盆定植。
肥 水
在生育期內,每月施2-3次稀薄液肥。表土一干就要充分澆水,夏季每天就要澆水;冬季4~5天澆水一次,澆水不能過度,否則易爛根。
整形養護
要經常除掉枯葉。對匍匐枝伸長的種類,如枝伸得過長,則需在不破壞株形的情況下,把子株剪些下來,可利用剪下的匍匐枝進繁殖。
用途:吊蘭是家庭居室內常見的盆栽觀葉花卉,株形小巧,觀賞價值極高。常作垂吊栽培。
植物診所:主要有灰霉病、炭疽病和白粉病,發病時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
白花紫露草
一、概況
科 屬
Tradescantia fluminensis 鴨趾草科
別 名
淡竹葉、水竹草
原 產 地
原產于巴西
相近種類
斑葉紫露草、三色紫露草等
觀賞特色
葉片小巧可愛,葉色美觀,最適吊盆栽培。
繁殖方法
扦插繁殖
光 照
喜半陰環境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白花紫露草為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莖匍匐,帶紫紅色暈,節處膨大,貼地的莖節上生根。葉互生,長橢圓形,先端尖,長約4cm,表面綠色,具白色條紋,有光澤。傘形花序,花小,白色,有2枚闊披針形苞片;ㄆ谙、秋。其植株鋪散,葉色美觀,是書櫥、幾架的良好裝飾植物。夏季又可作為吊掛廊下的觀葉花卉。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的環境。室外栽培應放置半陰處,室內栽培應放置光線明亮處。葉片有斑紋或黃葉的品種,日照要強些,最好每天有2~3小時直射陽光。生長適溫為20~28℃。光照不足或澆水過多均可導致具斑紋的品種葉片變成全綠色而降低觀賞品質。冬季應置于溫暖處避風越冬。
繁殖育苗
扦插法繁殖。剪取莖頂端或莖段,每段長度約6~12cm,去掉基部葉片,并將葉面較大的剪去1/2,插入沙中或直接插入培養土中,也可插入水中,插入深度約為插穗長度的1/3~1/2,將扦插床置于蔭蔽的地方,保持濕度,約2~3周可生根。
栽培基質
以疏松、透氣的沙質壤土為宜?捎煤由30%,泥炭40%,細蛇木屑30%混合配制。
定 植
扦插枝條生根后即可上盆定植,每盆定植5~6棵。
肥 水
在生長期間,1~2個月施稀薄的液肥一次。以不過濕為度充分澆水。高溫干燥期,要多向葉面噴水。進入秋季開始控水,以備越冬。
整形養護
植株基部葉子枯萎了就要剪枝整形?裳厍o基部剪下,剪下后施入固體肥料,不久可長出新的腋芽。
用途: 適于盆栽觀賞,尤其是是吊盆栽培。
植物診所:常發生葉枯病,發病初期用波爾多液噴灑防治;也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吊竹梅
一、概況
科 屬
Zibrina pendula 鴨跖草科吊竹梅屬
別 名
水竹草、斑葉鴨趾草等
原 產 地
原產于墨西哥和美國南部
相近種類
四色吊竹梅、大吊竹梅
觀賞特色
葉片綠紫色帶白色條紋,開紫紅色花,適于吊盆。
繁殖方法
常用扦插繁殖
光 照
喜明亮光線,但怕強光曝曬。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蔓生草本。地上莖細長、肉質、柔軟,呈匍匐狀下垂生長,節間膨大。單葉互生,基部抱莖,長卵形,全緣。葉面綠色,有兩條寬闊銀白色縱條紋,葉緣有紫紅色斑紋。葉背紫紅色;ㄗ霞t色。植株強壯,生育力旺盛,一般作為吊盆栽培,很有東方情調。
栽培環境
喜陽光,生長期要放在室外向陽但無強光曝曬處。夏天要避開直射的陽光,可放于樹蔭下。室內擺放應放于光線明亮處。喜溫暖濕潤的環境,不耐寒,耐水濕,不耐旱。生長適溫,4~10月為18~22℃,10月至翌年4月為10~12℃。冬季溫度不低于10℃,5℃以下即受凍害。
繁殖育苗
全年均可進行扦插繁殖。剪取主莖或側枝作插條,長8~10,帶2~3個節間插入沙床或直接插入盆中,插后7~10天生根。家庭也可采用水插法繁殖,將吊竹梅主蔓剪成15~20cm長,剪除基部葉片,直接插入清水中即可生根。
栽培基質
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培養土或泥炭土為好。也可直接水培。
定 植
插條生根后,每盆植上3~4個插條,盆土不宜太濕,放遮蔭處養護,待長出新枝放陽光下栽培。
肥 水
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加施2~3次磷鉀肥;生長期土一干就澆透水,夏天要葉面澆水,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秋冬季土壤干燥一、二日后才澆水。
整形養護
在生長過程中要不斷摘心修剪,增加分枝,萌發新葉。同時,盆栽2~3年后可重新剪掉莖蔓,進行更新。
用途: 適于盆栽或吊盆觀賞。
植物診所:常發生葉枯病,發病初期用波爾多液噴灑防治;也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東方烏毛蕨
一、概況
科 屬
Blechnum orientale 烏毛蕨科烏毛蕨屬
別 名
烏毛蕨
原 產 地
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
相近種類
蘇鐵蕨
觀賞特色
直立盆栽蕨類植物,以其葉形奇特雅致為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較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植株高1~2m;地上莖直立,有明顯的主干,粗壯。葉簇生,葉柄堅硬,長10~40cm,葉片卵披針形,長可達1m,寬25~40cm,一回羽狀,羽片多數,狹線形而細長,近革質,深綠色,具光澤。孢子囊群及囊群蓋線形,緊貼羽軸與羽軸平行。本種幼葉有的鮮紅,株形優美頗似蘇鐵,是一優良的觀賞蕨類。
栽培環境
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性,北回歸線以南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耐直射光,喜濕潤。
繁殖育苗
分株春季進行,將莖干、根部蘗生的小苗分離種植。孢子繁殖可用地播法,選用細膩透水性好的土壤,土面平整,撒播孢子,蓋上薄膜保濕,2-3月可見小苗長出。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5-6片羽狀葉時定植,每盆一株。大植株移植一定要保持樹干濕潤。
肥 水
保持基質濕潤勿干旱,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半月左右施稀薄液肥1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長成大植株需要幾年,幼苗階段也有較高觀賞價值。
用途:做盆栽、庭院、切葉。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葉面蚧殼蟲危害,用氧化樂果600倍液防治。
金毛狗
一、概況
科 屬
Cibotium barometz 蚌殼蕨科金毛狗屬
別 名
黃狗頭
原 產 地
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
相近種類
相近種:菲律賓金毛狗蕨
觀賞特色
根狀莖大型,密被金黃色長鱗片,形似金絲猴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較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根狀莖橫臥,粗大。葉簇生頂端,葉長50~120cm,基部叢生墊狀的金黃色茸毛,長逾10cm,有光澤,極為美麗;孢子囊群蓋兩瓣狀,形如蚌殼。根狀莖粗大都密被金黃色、長而柔軟的鱗片,形似金絲猴,十分奇異,是觀賞的一大特征。孢子囊群蓋為蚌殼狀也較奇特。
栽培環境
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性,北回歸線以南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耐直射光,喜濕潤。
繁殖育苗
分株春季進行,將莖干、根部蘗生的小苗分離種植。孢子繁殖可用地播法,選用細膩透水性好的基質,土面平整,撒播孢子,蓋上薄膜保濕,2-3月可見小苗長出。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5-6片羽狀葉時定植,每盆一株。大植株移植一定要保持樹干濕潤。
肥 水
保持基質濕潤勿干旱,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半月左右施稀薄液肥1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長成大植株需要幾年,幼苗階段也有較高觀賞價值。
用途:做盆栽、庭院、切葉。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桫 欏
一、概況
科 屬
Alsophila spinulosa 桫欏科桫欏屬
別 名
樹蕨,蛇木
原 產 地
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
相近種類
相近種:南洋桫欏,大黑桫欏,結脈黑桫欏
觀賞特色
以其具主干、葉形奇特雅致為特色
繁殖方法
分株、孢子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是著名的珍稀植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對象。植株具3~5m高的莖干,在蕨類植物中獨樹一幟,樹干挺拔秀麗,樹姿婀娜多姿,葉大型,長1.3~1.6m,寬60~70cm,密集莖干頂端,宛如羅傘,葉色深綠,是罕見的觀賞植物。
栽培環境
喜溫暖有一定的耐寒性,南方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喜濕潤,空氣濕度高的地方有利桫欏生長。
繁殖育苗
孢子繁殖為主。分株春季進行,將莖干、根部蘗生的小苗分離種植。孢子繁殖可用地播法,選用細膩透水性好的土壤,土面平整,撒播孢子,蓋上薄膜保濕,2-3月可見小苗長出。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分株苗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孢子繁殖苗多次移栽,具有5-6片羽狀葉時定植,每盆一株。大樹移植一定要保持樹干濕潤。
肥 水
保持基質濕潤勿干旱,空氣濕度在75%-85%之間。半月左右施稀薄液肥1次。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桫欏長成樹狀需要幾年,幼苗階段也有較高觀賞價值。
用途:做盆栽、庭院、切葉。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蚧殼蟲危害嚴重時,用氧化樂果600倍液防治。
綠元寶
一、概況
科 屬
Castanospermum australe,栗豆樹屬
別 名
栗豆樹、元寶樹。
原 產 地
原產澳洲。
相近種類
觀賞特色
盆栽觀葉植物,成樹可作庭院綠化植物。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光 照
成樹喜光、幼株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半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一回奇數羽狀復葉,小葉近對生,橢圓狀披針形,長約11-15厘米,全緣,革質有光澤。圓錐花序生于枝桿上,花橙紅色,十分美麗。夾果長達30厘米,有種子1-5粒,種子卵狀橢圓形,大如雞蛋。
栽培環境
對光照適應性較強,幼苗喜陰,成樹喜陽;喜熱不耐寒,生長適溫22-30℃,4℃以下會引起落葉;喜濕潤且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稍耐干旱。
繁殖育苗
常用播種繁殖,種子不耐貯藏,宜隨采隨播。播種前用溫水浸種24小時,用沙床或育苗盆播種,將種子種臍一端埋于沙土中,保持濕潤,萌動時即可上盆定植;蚪N后直接將種子的種臍一端埋于花盆,上部露出土面,保持濕潤。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輕質壤土,盆栽可用坭碳土、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播種后當種子萌動時即可上盆定植,選3-5粒種子定植于一盆內,定植時將子葉露出土面,提高觀賞價值。地栽需有4-6片羽狀葉以上才移植。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肥1-2次,可定期噴施葉面肥,春秋季可于盆面施用胼肥各一次。
整形養護
夏季遮陰50%,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要注意防寒。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給予適當光照。2年換盆一次,過高時可截干整形蓄枝。
用途:綠元寶幼時耐陰,葉色翠綠,兩片肥厚子葉綠色而不易腐爛,尤如元寶狀,十分趣致,盆栽可作各種室內裝飾布置;成樹開花十分美麗,可作各類綠化栽培。
植物診所:幼時水份不宜過多,以免引起子葉腐爛。偶有蚧殼蟲為害,可用速撲殺噴殺,并加強通風。
變葉木
一、概況
科 屬
大戟科變葉木屬
別 名
灑金榕
原 產 地
原產于印度尼西亞及太平洋島嶼
相近種類
戟葉變葉木、長葉變葉木、螺旋葉變葉木等
觀賞特色
葉形變化多端、葉色鮮艷奪目,極具熱帶氣息。
繁殖方法
扦插、壓條和播種
光 照
喜全光照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片的大小、形狀和顏色變化較大,有黃、紅、粉、綠、橙、紫紅和褐色。厚而光滑,具葉柄,聚生于頂部;▎涡,不明顯,總狀花序,雄花白色,雌花綠色。
栽培環境
喜高溫多濕和強光。夏季適合在30℃以上高溫下生長,冬季白天溫度需20~25℃,晚間不低于15℃,否則易遭受凍害,氣溫在10℃以下時,會產生落葉現象。喜好陽光,越向陽葉越美,所以常年應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繁殖育苗
扦插通常于6~8月剪取頂端嫩梢,長10~15,剪口有乳液,待稍干燥后插入沙床,扦插基質以泥炭或粗沙較好,約20天生根;對于扦插生根困難的品種,常于7月選擇長20~25的頂端新枝,環割樹皮寬1cm,外包裹濕苔蘚并扎緊薄膜,約30~40天生根;種子可于9~10月播,播后約2周發芽。
栽培基質
喜肥沃、保水性較好的壤土。栽培宜用培養土、腐葉土和粗沙混合土壤。
定 植
插穗生根后,再過20~30天可上盆定植;壓條繁殖4周后枝條長根后剪下,上盆定植;播種苗可于翌年春季上盆定植。
肥 水
每兩月追肥一次。耐干燥,但在生長期土一干就得澆水。在盛夏,經常向葉面噴水,保持葉面清潔,可提高觀賞品質。
整形養護
剛上盆植株需稍加遮蔭。變葉木每年換盆或剪取繁殖插條時,應適當整形和修剪,剪去密枝和枯枝,并打頂壓低株形,增加分枝,擴大冠幅。
用途: 作為盆栽,是室內環境中十分理想的裝飾植物;在南方還適合庭院布置;此外還是極好的切葉材料。
植物診所:常見黑霉病、炭疽病危害,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室內若通風條件差,易發生介殼蟲和紅蜘蛛危害,用5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南天竹
一、概況
科 屬
Nandina domestica 小檗科南天竹屬
別 名
天竹、天竺、南天、蘭天竹
原 產 地
原產中國
相近種類
玉果南天竹、五彩南天竹
觀賞特色
干莖古樸,秋季紅果累累,是觀葉觀果的佳品。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分株
光 照
喜陽光充足,也相當耐蔭。
栽培難度
稍難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植株直立向上生長,株高可達1米,分枝規整,枝葉扶疏,層次比較明顯,幼枝暗紅色,老枝暗褐色,表面粗糙多棱。2~3回羽狀復葉,對生,葉質薄,無葉柄,在陽光下葉呈暗紅色,在蔽蔭處葉面呈藍綠色,冬季多變成磚紅至紅褐色;ㄐ蛑谥l頂端,圓錐花序,小花白色,小漿果球形,鮮紅色,花期5~7月,9~10月果實成熟。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的氣候環境,但不喜暴曬陽光,夏季盆栽南天竹應放在半蔭環境下蒔養。南天竹適應性強,在南方城市園林葉可栽在樹壇內,做其它觀賞樹木的下木,也可栽于巖石園中。在江南多用來美化園林葉的假山,或叢植于庭園一角。因其相當耐蔭,也可長期在室內陳設。
繁殖育苗
以播種、分株繁殖為主,也可扦插?捎诜N子成熟時隨采隨播;可將根蘗苗掰下,重新種過;也可剪取健壯枝條8~10cm,插入沙中,生根后上盆定植。
栽培基質
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
定 植
2~3月或6月下旬至7月為定植的最佳時期。將腐熟堆肥與土混合后,將小苗上盆再進行定植。
肥 水
每20天左右施一次液肥。盆土不要太濕,但夏季要多澆水,要經常向植株噴水來增加空氣濕度,否則易落花、落果。
整形養護
不需要修剪,把蘗芽或老枝剪掉即可。室內養護要加強通風透光。
用途: 庭院樹木、盆栽、切花、藥用(果、根皮)
植物診所:平時要防止介殼蟲危害,若發生時,可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噴灑。
榕 樹
一、概況
科 屬
Ficus microcarpa ?崎艠鋵
別 名
細葉榕、小葉榕、正榕
原 產 地
中國、馬來西亞、澳洲、日本、印度
相近種類
高山榕、垂榕、琴葉榕、金錢榕、卡拉斯榕
觀賞特色
盆栽觀賞,布置家庭和公共場所,可作盆景材料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
光 照
喜光、耐陰
栽培難度
較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大喬木?蛇_10-20m。葉片光滑革質,橢圓形或倒卵形,枝條柔軟具韌性,具氣生根,頗有蒼勁古老之姿?尚藜舫蓤A形、圓錐形或其他各型,供四季觀賞。垂榕高可達6m,幼枝淡綠色,后呈灰白色或棕褐色,枝條柔軟下垂,樹姿婀娜清麗。琴葉榕葉片寬闊,葉型奇特,似提琴狀。
栽培環境
為熱帶樹種,喜潮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但也耐半陰。喜溫暖不耐寒。在北方盆栽觀賞,5月份移出室外,放在陽光下或半蔭處養護,10月份移進低溫溫室越冬,保持10℃左右。
繁殖育苗
南方可于3月,北方于早春在高溫溫室扦插。選取一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粗約為1cm,剪成15-20cm的段,保留上部幾枚葉片,按株距20cm插入素沙土中,遮蔭保濕養護。將種子撒播于育苗盤中或直接播于圃地,但要防雨淋。播后10天發芽。
栽培基質
對土壤要求不嚴,雖喜酸性土,但在稍偏堿性土上也能正常生長。
定 植
盆栽常用15-20cm盆。扦插苗發根后上盆或移入苗圃,培育2-4年可供園林栽培用苗。播種苗2個月后移植,經2-5年培育可出圃。
肥 水
生長季節多施些氮肥以利長葉,也要適當施磷、鉀肥。生長季節多澆些水,也可向葉面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整形養護
耐修剪,將枝條任意彎曲和編扎,做成各種造型,如“福”、“壽”字等圖案。根也可用水沖刷,使其裸露地面,增加觀賞效果。
用途:常用作庭園樹、行道樹、盆景、防風林,也可盆栽放置于室內。
植物診所:常見葉斑病危害,發病初期可用200倍波爾多液噴灑2~3次防治。生長期有紅蜘蛛危害,可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1000倍液噴殺。
發財樹
一、概況
科 屬
Pachina macrocarpa 木棉科瓜栗屬
別 名
瓜栗、馬拉巴栗、中美木棉
原 產 地
熱帶美洲
相近種類
觀賞特色
除編辮造型外,還可通過嫁接進行動物造型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
光 照
要求不嚴,耐陰又喜陽
栽培難度
較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喬木。株高可達2米,基干肥大,肉質狀。葉掌狀復葉,小葉4-7枚,長橢圓形或披針形,全緣。是流行的室內盆栽植物,成株是樹冠優美的庭園樹,除單株培養外,幼株亦可3-5株結辮成型或彎曲造型,增加觀賞價值。
栽培環境
性喜溫暖濕潤,向陽或稍有疏蔭的環境,生長適溫20℃至30℃。夏季的高溫高濕季節是其生長的最快時期。冬季不可低于5℃,忌冷濕,在潮濕的環境下葉片很容易出現潰狀凍斑,有礙觀賞。對光照要求不嚴,無論在強烈日照或弱光室內均能適應。但全日照能使莖節短,株型緊湊豐滿。
繁殖育苗
生長期把短截修剪下來的枝條,長約10-15cm,扦插在沙盆內保持陰濕。30天左右生根成活。但扦插成活苗的莖干基部無肥大形狀,僅限于家庭趣味栽培。播種能保持母本的肥大特性。條播或點播,發芽適溫20℃以上,幼苗生長快,一般當年生苗可達70cm左右。
栽培基質
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的酸性砂壤土?捎脠@土5份、木屑2份、砂2份及花生餅粉少許,此外再加過篩垃圾和煤渣1份拌勻即可。
定 植
出苗25天左右,按40cm*25cm的距離移植到庭院,每個點須種3-6株。盆栽選用高徑比2左右的花盆,3-5株共栽1盆進行編辮。
肥 水
20天左右追施一次薄肥,對于花株應多施磷肥。不易過多澆水,以防盆土積水,引起根部腐爛。夏季經常向枝干、葉面噴水。
整形養護
小苗放在蔭涼處,不要光線太暗,否則會使植株過于細高,提前達到編瓣的高度,影響造型。每1-2年進行修剪及換盆1次,并逐年換稍大點的盆。
用途:家庭和公共場所的綠化裝飾,氣派非凡,是一種良好的庭園觀賞樹木。
植物診所:炭疽病防治方法是:加強通風和肥水管理,控溫控濕,噴施百菌清、多菌靈;蟲害主要有菜青蟲、尺蠖、紅蜘蛛等,定期噴施1000倍40%氧化樂果或敵敵畏進行防治。
鵝掌柴
一、概況
科 屬
Schefflera octophylla 五加科鵝掌柴屬
別 名
小葉手樹、矮傘樹、鴨腳木等
原 產 地
原產中國廣東、福建
相近種類
鵝掌藤、斑葉鵝掌藤)、澳洲鵝掌柴等
觀賞特色
色彩明媚優雅,樹冠圓整,適于盆栽和庭院美化。
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或高空壓條法
光 照
向陽場所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半蔓性常綠灌木,成株高3~5米。葉互生,革質富光澤,掌狀復葉,小葉
5~9枚,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葉色濃綠或散布深淺不一黃色斑紋。成株秋季開淡綠色或黃褐色小花,果實成熟呈球形,紅黃色,枝葉柔美,清新宜爽。
澳洲鵝掌柴常綠喬木,株高可達30多米,掌狀復葉,小葉10余枚,長橢圓形,葉面深綠色,有光澤。
栽培環境
喜高溫濕潤和半陰環境,不耐嚴寒、怕干旱,生長適溫20~30℃。低于5℃植株易受凍害。對光照適應性廣,但葉色反應有變化。強光下,葉色不明亮,斑紋不明顯;半陰環境下,葉色濃綠,富有光澤,斑塊美麗。
繁殖育苗
播種后保持溫度在20~25℃,2~3周出苗;春、秋兩季可用扦插法,剪取1年生頂端枝條,長10~12cm,摘去下部葉片,插入沙床,保持室溫25℃和濕潤,1個月后生根;高空壓條全年均能育苗,選中熟枝條環狀剝皮,傷口包裹濕潤水苔,再用透明塑料布包扎,待長出細根后再剪下,種入土中。
栽培基質
以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壤土最佳?捎媚嗵客、腐葉土加1/3左右的珍珠巖和少量基肥作盆栽用土。
定 植
播種苗長至5~10cm時移至小盆中,以后逐步更換較大的花盆;扦插枝條生根后,壓條生根剪下后即可上盆定植。
肥 水
生長期每月施一次遲效性肥料,禁止肥料過多。從秋到春,表土一干就澆水,夏天每天都要澆水,干燥嚴重時,需對葉片進行噴水。冬季要控水。
整形養護
容易萌發徒長枝,應隨時剪除,以保持優美株形。每年換盆時,對幼株進行輕剪造型,對老株進行重剪,有利萌發新枝新葉,使株型葉色得以調整。
用途: 室內大型盆栽或柱式栽植的理想材料;在南方也是極好的彩葉綠籬和林下景觀材料;近年來還廣泛用插花配葉。
植物診所:有時發生葉斑病危害,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蟲害有介殼蟲危害,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殺。
福祿桐
一、概況
科 屬
Polyscias guilfoylei 五加科福祿桐屬
別 名
福祿桐
原 產 地
原產于熱帶美洲、亞洲、太平洋諸島
相近種類
羽葉福祿桐(Polyscias frutdicose)
觀賞特色
株形直立,飄逸、緊湊,極適于室內擺放。
繁殖方法
多用扦插法
光 照
全日照、半日照均可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灌木,株高1~3米,莖干挺直生長,較老的植株往往下部葉片脫落,莖干裸露,形成高腳狀。枝條上皮孔密布。葉形因品種而異,1~3回羽狀復葉,小葉有長橢圓形、披針形、圓腎形、圓斜形或卷葉等變化,葉緣有鋸齒。葉色有全綠、斑紋或全葉金黃色等。植株生性強健,適于庭院美化或室內盆栽觀賞。
栽培環境
喜高溫多濕的環境,但也很耐干旱。生長適溫是20~30℃,冬季不低于10℃。在強光下或蔭蔽處均可生長良好。室內養植,宜放于光線較明亮處。
繁殖育苗
常用扦插法,春至秋均能育苗,剪取生長健壯的枝條10~12cm,將插穗插入沙中約一半,置于蔭棚或室內,保持濕度,約7~10天可生根。
栽培基質
以肥沃沙質壤土為佳。
定 植
扦插枝條生根后,可上盆定植,也可在庭院中地栽。
肥 水
施肥可用有機肥或復合肥,每1~2個月施用1次;澆水適中,盆土干后澆水,澆則澆透水。
整形養護
每年春季修剪整枝,可促使萌發新枝葉更旺盛。盆栽每兩年換盆一次。
用途: 適于盆栽或庭院種植。
植物診所:常見炭疽病和葉斑病危害,應定期噴灑波爾多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另有介殼蟲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噴殺。
八角金盤
一、概況
科 屬
Fatsia japonica五加科八角金盤屬
別 名
八角金盤
原 產 地
原產日本和我國臺灣一帶
相近種類
白斑八角金盤貨、裂葉八角金盤等
觀賞特色
葉片像綠掌一樣,終年蒼翠欲滴,美麗雅致。
繁殖方法
扦插、分株、播種
光 照
喜半陰環境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灌木,枝莖粗壯,分枝力強,株高可達5米,莖干上具有明顯的環狀葉痕,表面光滑。葉大型,互生,革質,掌狀5~9深裂,葉面深綠色,有光澤,背面淡綠色,并有顆粒狀細小突起。葉柄粗狀,長10~30cm,基部抱莖。傘形花序,小花黃白色。生性強健,葉叢四季常綠,可常年觀賞,是園林中不可多得的綠化材料。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較耐寒,生長適溫為18~25℃,怕高溫和強光,不耐旱而耐水濕。喜散射光和較高的空氣濕度。在南方、江浙一帶的城市中,在高樓的背蔭處、立交橋下、庭院角隅、假山旁、樹蔭下均可配植,也可盆栽擺設于光線較暗的門廳、走廊、客廳角隅處甚是雅致。
繁殖育苗
扦插,于5~6月剪取頂端枝條,長15cm,剪除掌狀葉,插后1個月即可生根。分株,可在春季換盆時,將母株基部蘗芽帶根切下分栽。播種,4~5月采用露地條播,約20天發芽,幼苗生長較慢,需精心管理。
栽培基質
土壤以疏松、肥沃、濕潤的壤土為宜。
定 植
扦插后約2個月上盆定植。分株后約1個月上盆定植。播種約2個月定植。
肥 水
在生長期每半月施肥一次。秋季干旱時需注意澆水保苗,否則莖干下部葉片常會脫落。保持盆土濕潤,經常向葉面噴水。
整形養護
苗高20~30cm時需摘心,促使分枝,達到株矮葉茂。植株長得過大后,基部葉片易老化脫落,可截頂,促使基部萌發新莖葉,并可壓低株型。
用途: 盆栽、較蔭處地栽觀賞。
植物診所:常見炭疽病和葉斑病危害,應定期噴灑波爾多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另有介殼蟲危害,用50%殺螟松乳油1500倍液噴
袖珍椰子
一、概況
科 屬
Chamaedorae elegans 棕櫚科,袖珍椰子屬
別 名
好運棕、玲瓏椰子。
原 產 地
原產墨西哥和危地馬拉。
相近種類
相近種有:魚尾椰子C. geonomiformis
觀賞特色
直立木本盆栽觀花觀葉植物,宜作室內觀賞栽培。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單稈小灌木,高1-2米;莖纖細,綠色,有環狀葉痕。葉羽狀全裂,裂片20-40枚,平展;葉柄基部擴展成鞘狀。肉穗花序生于葉叢下,有分枝,花單性,細小。果熟時黃色;ㄆ3-5月,果期9-11月。相近種魚尾椰子,單稈小灌木,高約1.5米。葉片僅先端2裂,呈魚尾狀,葉片藍綠色,上部邊緣具細鋸齒;S色,果藍黑色。
栽培環境
原產熱帶,喜溫暖、濕潤、通風、半陰環境,忌烈日,不耐寒冷,5℃以下易受寒害,生長適溫20-30℃。不耐旱瘠。
繁殖育苗
常用播種繁殖,種子有生理后熟現象較難發芽,不能干燥存放。種子采收后可用半濕河沙層積至次年春天播種,播種后約2-3個月發芽。也可以在播種前用300ppm奈乙酸溶液浸種24小時,沖洗干凈后播種,可促進發芽。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輕質土壤,可用椰糠、河沙、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種子發芽后,長出2片原生葉至開始長真葉時即可移至花盆定植。為加促成形,每盆可定植3-5株小苗。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復合肥1-2次,春秋季各施有機肥一次。為有利于越冬,冬季可適當減少水份。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7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冬季要保溫防寒。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置于露臺,適當接受光照。
用途:袖珍椰子株型小巧玲瓏,葉形優雅,可作各種室內裝飾擺設,葉片可以作插花素材。
植物診所:常有黑斑病或碳疽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及碳疽靈等防治。在室內觀賞應定期置于有陽光照射處適當接受光照。
棕 竹
一、概況
科 屬
Rhapis excelsa 棕櫚科,棕竹屬。
別 名
觀音竹、筋頭竹、大葉棕竹。
原 產 地
原產我國西南、華南至東南部,日本也有分布。
相近種類
多裂棕竹(金山棕);細棕竹。
觀賞特色
盆栽觀葉植物,可作室內觀賞栽培及庭院綠化。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與分株。
光 照
耐陰、半陰,稍耐日曬。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叢生灌木,高2-3米,莖綠色如竹狀,常有宿存葉鞘。葉掌狀,5-10裂或更多,裂片先端有鋸齒;葉柄下部擴展成鞘狀,葉鞘邊緣有粗黑纖維。肉穗花序生葉叢中,花淡黃色或淺粉紅色;ㄆ4-5月,果期10-11月。相近種多裂棕竹,株高1-2米,葉裂片達15片以上,兩側及最中央3枚明顯較其他大。細棕竹株高1-1.5米,莖干纖細,掌狀葉有裂片2-4片,裂深幾乎達到葉基。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忌烈日,較耐寒冷,可耐-5℃低溫,生長適溫20-30℃。稍耐旱瘠。
繁殖育苗
常用播種繁殖,種子采收后可用半濕河沙層積至次年春天播種,播種后約2個月發芽。也可以在播種前用300ppm奈乙酸溶液浸種24小時,沖洗干凈后播種,可促進發芽;蚩捎梅种攴敝,宜在春季進行。
栽培基質
對土壤適應較強,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輕質土壤,可用熟園土、塘坭等與適量腐熟有機肥調制作基質,也可用泥碳與塘坭等混合而成。
定 植
種子發芽后,開始長真葉時即可移至花盆定植。為加促成形,每盆可定植3株小苗。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復合肥1-2次,春秋季各施有機肥一次。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5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置于露臺,適當接受光照。
用途:棕竹似竹非竹形姿優雅,適應性強,盆栽可作各種室裝飾擺設,在長江以南地區可作庭院綠種植;切葉可作插花素材。
植物診所:常有黑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防治。
軟葉刺葵
一、概況
科 屬
Phoenix roebelinii棕櫚科,刺葵屬
別 名
美麗針葵、針葵。
原 產 地
原產東南亞。
相近種類
加拿列海棗;銀海棗。
觀賞特色
盆栽觀葉植物,也可作庭院綠化。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可耐日曬。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單稈灌木,高2-4米,莖上有殘存的三角狀葉柄。葉羽狀全裂,葉長約1米,常彎垂;裂片條形,柔軟,二列排列,裂片背面葉脈被灰白色鱗秕,下部裂片退化成刺狀。肉穗花序生于葉叢下,花小,淡黃色。果長圓形,熟時棗紅色;ㄆ5-6月,果期10-11月。相近種加拿列海棗單稈喬木,高可達12米,莖粗壯,可達70厘米,具宿存葉柄。葉長可達5-6米,每側有裂片100-200片,裂片深綠色。銀海棗為單稈小喬木,高可達6-8米,莖基幼時偶有吸芽。葉裂片銀灰色,硬挺,下部裂片退化成硬刺。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可耐日曬。生長適溫20-30℃,稍耐寒。要求疏松、肥沃、濕潤的土壤,耐干旱。
繁殖育苗
播種繁殖,宜隨采隨播,或將種子于10℃左右低溫冷藏2-3周再播種可促進發芽,種子發芽溫要求18℃以上,約1個月開始發芽。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疏松、透氣透水的栽培基質,可用塘坭、腐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播種苗開始長出真葉時即可上盆定植,每盆1株,或具2片以上真葉時地栽定植。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可適當遮光;每月施復合肥一次,可間中施用葉面肥,春秋季可加適量有機肥。
整形養護
夏季可適當遮光,葉色更亮綠,冬季要注意防寒。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給予適當光照。2年換盆一次。
用途:軟葉刺葵株型清雅,葉形秀麗,適應性強,可作各種室內盆栽觀賞;在溫暖地區可作庭院、道路、廣場等的綠化栽培;切葉是插花的優良素材。
植物診所:常有黑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防治。大田栽培,易受鼠害,要注意
夏威夷椰子
一、概況
科 屬
棕櫚科,袖珍椰子屬(墨西哥棕屬)
別 名
竹棕、竹莖玲瓏椰子。
原 產 地
原產危地馬拉至洪都拉斯。
相近種類
雪佛利椰子;富貴椰子。
觀賞特色
直立木本盆栽觀葉植物,作室內觀賞栽培。
繁殖方法
播種或分株繁殖。
光 照
耐陰、半陰、稍耐日曬。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叢生灌木,高2-3米,具地下莖;地上莖纖細,有明顯環狀葉痕,綠色如竹狀。葉羽狀全裂,裂片12-20對,裂片披針形,葉柄下端呈閉合的鞘狀抱莖。肉穗花序生于葉下已脫落的葉腋處,花小,黃綠色。果熟時橙紅色或黑褐色,果梗橙紅色;ㄆ3-5月,果期9-11月。雪佛利椰子與夏威夷椰子十分相似,莖藍綠色,有灰白色小斑點;葉裂片較寬;果藍黑色,果梗黃色。富貴椰子,叢生灌木,高1-2米,莖短而粗壯,節密;葉羽狀全裂,葉柄腹面具淺槽。肉穗花序于根莖處抽出,果熟時黑褐色。
栽培環境
喜溫暖、濕潤、半陰環境,稍耐日曬。生長適溫20-30℃,稍耐寒。要求疏松、肥沃、濕潤的土壤,稍耐干旱。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宜于春季進行,將叢生莖以2-3株為一叢從母株上分割開來,另行栽植即可,分株上盆后要保持環境與盆土濕潤,置半陰處養護。播種繁殖,宜隨采隨播,或將種子于10℃左右低溫冷藏2-3周再播種可促進發芽,種子發芽溫要求18℃以上,約1個月開始發芽。
栽培基質
要求腐殖質豐富、肥沃疏松、透氣透水的栽培基質,可用坭碳土、河沙、腐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分株繁殖時將叢生株從母株上切下別行栽植即可。播種苗開始長出真葉時即可上盆定植,每盆3株。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避免陽光暴曬;每月施復合肥一次,可間中施用葉面肥,春秋季可加適量有機肥。
整形養護
夏季應遮陰50%以上,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冬季要注意防寒。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給予適當光照。2-3年換盆一次。
用途:夏威夷椰子莖如竹狀,清雅秀麗,可作賓館、寫字樓宇、居家等各種室內布置,葉片可作插花素材。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或黑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防治。在室內觀賞應定期置于有光照處適當接受光照。
散尾葵
一、概況
科 屬
棕櫚科,散尾葵屬。
別 名
原 產 地
原產馬達加斯加群島。
相近種類
觀賞特色
直立木本盆栽觀葉植物,亦可作庭院綠化植物。
繁殖方法
分株或播種。
光 照
喜光、半陰、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叢生灌木至小喬木,高3-8米;稈有明顯的環狀葉痕。葉羽狀全裂,裂片披針形,兩列排列,先端彎垂;葉軸和葉柄黃綠色,腹面具淺槽,葉鞘初時披白粉。肉穗花序生于葉叢下,多分枝。果陀螺形或紡棰形,熟時橙黃色;ㄆ5-6月;果期次年8-9月。
栽培環境
原產熱帶,喜熱不耐寒,生長適溫20-30℃,5℃以下易受寒害;對光照適應性較強,喜陽也耐陰;喜濕潤且空氣濕度較大的環境,也稍耐干旱。
繁殖育苗
分株繁殖在生長季節進行,將叢生莖2-3株從母株上切下另栽即可。生產上常用播種繁殖,種子不耐貯藏,宜隨采隨播,播于沙床或育苗盆,保持濕潤,溫度在18℃以上,約1個月可發芽。
栽培基質
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輕質壤土,可用坭碳土、熟園土與適量腐熟有機肥混合調制而成。
定 植
分株繁殖將叢生株從母株上切下別行栽植即可。播種苗長至2片原生葉或出真葉時,選6-9株定植于花盆;地栽需有2片真葉以上。
肥 水
生長季節保持盆土濕潤,每月施肥1-2次,可定期噴施葉面肥,春秋季可于盆面施用胼肥各一次。
整形養護
夏季遮陰50%,冬季可適當增加光照,要注意防寒。家庭養護宜擺放于有散射光處或定期給予適當光照。2年換盆一次。
用途:散尾葵株型優美,適應性強,中小植株可盆栽作室內觀賞,大型植株可作庭院綠化栽培;葉片是常用的切葉,作插花藝術素材。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或碳疽病,可用甲基托布津及碳疽靈防治;易受蚧殼蟲為害,發現時可用速撲殺噴殺,并加強通風。
朱 蕉
一、概況
科 屬
Cordyline fruitcosa 龍舌蘭科朱蕉屬
別 名
原 產 地
熱帶亞洲至大洋州,世界熱帶廣泛栽培。
相近種類
紫葉朱蕉,翡翠朱蕉,紅邊朱蕉等
觀賞特色
觀葉植物,以葉面條紋多樣,色彩豐富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陽光充足,也能耐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株高可達1-2米,莖干直立少分枝。葉大而條形,長40-50厘米,寬10-15厘米,綠色或具有各種色彩的條紋。葉從生莖干頂端,是盆栽和庭院點綴的好材料。
栽培環境
喜熱、喜光,耐半陰,不耐干旱,不耐寒。在室內擺放時間不宜太長。作切枝瓶插壽命較長。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頂芽作插穗,效果較好。莖段、枝條甚至地下匍匐根狀莖也是扦插的材料,插穗一般選取具3-4節的莖段,在沙床上扦插。溫度控制在20℃以上。母株的根孽芽也是繁殖材料。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不嚴,排水性好有機質豐富的沙壤土最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注意加強透水性。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莖段扦插育苗應在插穗生根發芽后再上盆,上盆后在陰涼處養護。
肥 水
保持盆土濕潤勿干旱,夏天要求水分充足,每天向葉面噴水一二次。3周左右施肥一次。
整形養護
庭院種植時注意土壤排水良好。家庭宜擺放在陽臺等處,光照良好有利于葉面條紋鮮明。北方十月以后當進溫室。
用途:盆栽、切枝,庭院常用。
植物診所:光照不足導致葉黃或葉色灰暗,條紋淡化,甚至消失,可移至光照充足處養護。
銀邊龍血樹
一、概況
科 屬
Dracaena deremensis 龍舌蘭科龍血樹屬
別 名
銀邊鐵,竹蕉,德利龍血樹
原 產 地
熱帶非洲
相近種類
大白紋龍血樹,太陽神,線葉龍血樹。
觀賞特色
盆栽觀葉植物,以葉面條紋豐富,色彩多樣。
繁殖方法
扦插,播種。
光 照
喜溫暖濕潤,陽光充足,也能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小喬木或灌木。植株高可達1-2米,莖干直立少分枝。葉長條形,長40-50厘米,寬5厘米,綠色或具有各種色彩的條紋。葉從生莖干頂端,披散飄逸,是盆栽的好材料。
栽培環境
喜熱、喜光,也耐陰,在室內長期擺放,其長勢也好。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有種子的地方可以播種。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效果較好。莖段、枝條也是扦插的材料,插穗一般選取具3-4節的莖段,在沙床上扦插。溫度控制在20℃以上。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不嚴,排水性好有機質豐富的沙壤土最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注意加強透水性。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莖段扦插生根發芽后再上盆,上盆在陰涼處養護。
肥 水
保持盆土濕潤勿干旱。夏天要求水分充足,經常向葉面噴水。
整形養護
庭院種植注意土壤排水良好。宜擺放在光線較好處,室內擺放3周,搬到陽臺養護1周。光照良好有利于葉面條紋鮮明。
用途:盆栽室內觀賞,庭院常用。
植物診所:蚧殼蟲是常見蟲害,用氧化樂果500倍液防治。光照不足導致葉黃或葉色灰暗,條紋淡化,甚至消失,可移至光照充足處養護。
香龍血樹
一、概況
科 屬
Dracaena fragrans 龍舌蘭科龍血樹屬
別 名
巴西鐵
原 產 地
非洲西部
相近種類
金心巴西鐵,黃邊巴西鐵,,金邊巴西鐵。
觀賞特色
截短的粗大莖干段發芽觀賞,可加工造型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喜陽,也能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喬木。植株高可達5-8米,莖干直立不分枝。葉大而條形,長30-50厘米,寬4-6厘米,綠色或具有各種金色條紋。植株挺拔,剛勁有力,葉叢生莖干頂端,披散飄逸。巴西鐵的莖干可以截成長度不等的莖段,扦插沙中上端發出新芽,多段組合形成造型,觀賞價值極高。上述種類植于庭院,觀賞效果好。
栽培環境
喜熱、喜光、耐寒,也耐陰,在室內長期擺放,長勢也好。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20℃以上,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粗度不等的莖段也能扦插,3-4周在莖干上,發出數量不等的新芽。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不嚴,排水性好的沙壤土最好。盆栽可用混合基質,要求透水性強。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莖段造型可在沙床生根后再組合上盆,也可組合上盆定植再生根。
肥 水
保持盆土濕潤勿干旱。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氮肥過多容易導致葉面金色條紋淡化。
整形養護
庭院種植注意土壤排水良好。莖段組合栽培注意保持盆土濕潤,宜擺放在光線較好處,室內擺放2周,應搬到陽臺養護3-7天。
用途:加工造型產品觀賞價值更高,庭院常用,切葉。
植物診所:莖段組合盆栽常發生根部腐爛,導致新芽萎靡不振,葉黃。原因是澆水過多或盆土排水不良。處理辦法是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也可用根腐靈灌根。光照不足導致葉黃,可移至光照充足處養護。
山海帶
一、概況
科 屬
龍舌蘭科龍血樹屬
別 名
小花龍血樹
原 產 地
亞洲熱帶,我國熱帶地區有野生
相近種類
劍葉龍血樹,長花龍血樹。
觀賞特色
葉從頂生于分枝頂端形成一團一團綠傘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播種。
光 照
喜陽,也能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灌木。植株高可達2-4米。莖上葉痕明顯,有蒼勁感。葉厚,革質,帶形,長漸尖,長500-100厘米,寬2-3厘米。植株挺拔,剛勁有力,葉從生莖干頂端,披散飄逸。植于庭院,觀賞效果好。盆栽品種“山海帶”,葉片帶狀,自然披垂,姿態飄逸,葉色深綠,油亮,株形圓頭狀,觀賞價值極高。
栽培環境
喜熱、喜光、耐旱。盆栽品種也耐陰,在室內長期擺放,長勢也好。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20℃以上,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粗細不等的莖段也能扦插,發出數量不等的新芽。大規模生產用組培苗或扦插。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不嚴,排水性好的沙壤土最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注意加強透水性。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組培苗從花店購買,帶有土團,直接上盆。
肥 水
盆栽植物保持盆土濕潤。半月追肥用復合肥稀薄液肥。
整形養護
庭院種植注意土壤排水良好。盆栽宜擺放在光線較好處,室內擺放2-4周,搬到陽臺養護1周。
用途:盆栽,庭院常用。
植物診所:庭院栽培由于排水不暢,常發生根部腐爛,做好排水處理,也可用根腐靈灌根。光照不足導致葉黃,可移至光照充足處養護
千手蘭
一、概況
科 屬
Yucca aloifolia 龍舌蘭科絲蘭屬
別 名
蘆薈葉絲蘭
原 產 地
美洲熱帶
相近種類
變種金邊千手蘭,相近種:鳳尾絲蘭,絲蘭等
觀賞特色
截短的粗大莖干段發芽觀賞,可加工造型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分株,鳳尾絲蘭可播種。
光 照
耐陰、半陰,有的種類陽性。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小喬木。植株高可達2-4米,莖干直立不分枝。葉厚而堅硬,直立,大而條形,長40-100厘米,寬8-10厘米。植株挺拔,剛勁有力,葉從生莖干頂端,直立向上。千手蘭的莖干可以截成長度不等的莖段,扦插沙中上端發出新芽,多段組合形成造型,觀賞價值極高。上述種類植于庭院,觀賞效果好。
栽培環境
喜熱、喜光、耐寒,也耐陰,在室內可長期擺放。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20℃以上,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粗度不等的莖段也能扦插,發出數量不等的新芽。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不嚴,以排水性好的沙壤土為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注意加強透水性。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莖段造型可在沙床生根發芽后再組合上盆,也可將莖段組合上盆定植再生根發芽。
肥 水
保持盆土濕潤。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半月施用1次稀薄液肥。
整形養護
庭院種植注意土壤排水良好。莖段組合栽培注意保持盆土濕潤,宜擺放在光線較好處,室內擺放4周,搬到陽臺養護1周。
用途:加工造型產品觀賞價值更高,庭院常用。
植物診所:莖段組合盆栽常發生根部腐爛,導致新芽萎靡不振,葉黃。原因是澆水過多或盆土排水不良。處理辦法是減少澆水次數和水量,也可用根腐靈灌根。光照不足導致葉黃,可移至光照充足處養護。
富貴竹
一、概況
科 屬
龍舌蘭科龍血樹屬
別 名
仙達龍血樹
原 產 地
非洲西部
相近種類
金邊富貴竹,銀邊富貴竹,百合竹
觀賞特色
盆栽觀葉植物,水養、加工造型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耐陰、半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常綠灌木。植株高可達2米,莖干較細,直立不分枝。莖有節,外形似竹,葉青翠,形如竹葉。植株似竹非竹,挺拔高雅,常年不衰,譽為富貴竹。原種葉邊具黃色條紋,銀邊變種葉邊具有白色條紋。生性強健,易于水養。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熱不耐寒,15℃以下生長停止,5-6℃以下受寒害。廣州、南寧以南可露地越冬。喜散射光,需遮陰,喜濕潤,適宜瓶插水養。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春末夏初,溫度穩定在20℃以上時,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最容易成活而且長勢快。用3-4節中下部莖作插穗,插入沙床,20天生根發芽,1月可上盆。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加入過磷酸鈣作基肥。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地或盆中,成活率高,莖段繁殖生根出芽后定植,株行距15*20。
肥 水
保持土壤濕潤勿干旱。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家庭水養注意瓶中水不要全換,宜不斷補充。擺放地應有較好的光照。富貴竹可以加工成各種形狀,如塔形、豬籠形。
用途:切枝瓶插水養供家庭觀賞,也做盆栽。加工造型產品觀賞價值更高,可出口。
植物診所:常有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瓶插水養下部葉發黃,注意換水方式和適當陽光照射,定期加入復合肥少許。
綠 蘿
一、概況
科 屬
Scindapsus aureus 天南星科麒麟葉屬
別 名
藤芋,石柑子
原 產 地
熱帶美洲
相近種類
白金葛,黃金葛,黃斑綠蘿,銀星綠蘿
觀賞特色
攀援草本觀葉植物,立柱栽培和水培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較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質攀援藤本,莖上具較多氣生根。葉互生,具長柄,葉片長圓形,基部心形,幼葉較小,長6-10cm,寬6-8cm,老葉大型,長60cm,寬50cm,深綠,革質,光亮。佛焰苞白色。與合果芋一樣是良好的爬柱類觀葉植物,葉大而葉色光亮。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高溫多濕環境,15℃以下生長停止。廣州、南寧以南可露地越冬。耐蔭性強,喜散射光,需遮陰。適合盆栽和爬柱栽培。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最容易成活而且長勢快。用2-3節的莖段作插穗,插入沙床,10-15天生根發芽,1月可上盆,也可直接盆上扦插定植。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盆中,成活率高,莖段繁殖生根出芽后定植。
肥 水
生長期間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注意盆內不積水,以免爛根。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家庭裝飾觀賞應擺放光照較好的地方。夏天每天向葉面噴水1-2次。
用途:盆栽,爬柱造型產品觀賞價值高。
植物診所:越冬常有葉黃現象,可能是澆水過多造成爛根,可減少澆水量和次數。發生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蔓綠絨
一、概況
科 屬
Philodendron spp. 天南星科喜林芋屬
別 名
樹藤,喜林芋
原 產 地
熱帶美洲
相近種類
全屬275種,大部分具有觀賞價值。
觀賞特色
攀援草本觀葉植物,立柱栽培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較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質攀援藤本,莖上具較多氣生根。葉互生,具長柄,葉片長圓形,基部心形或戟形,大型,長30-40cm,寬20-25cm,深綠,革質,光亮。肉穗花序圓柱形,佛焰苞各種顏色。與合果芋一樣是良好的爬柱類觀葉植物,而且生長速度較慢,保持良好觀賞狀態時間長。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高溫多濕環境,15℃以下生長停止。廣州、南寧以南可露地越冬。耐蔭性強,喜散射光,需遮陰。適合盆栽和爬柱栽培。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最容易成活而且長勢快。用2-3節的莖段作插穗,插入沙床,10-15天生根發芽,1月可上盆,也可直接盆上扦插定植。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盆中,成活率高,莖段繁殖生根出芽后定植。
肥 水
生長期間掌握寧濕勿干的原則,注意盆內不積水,以免爛根。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家庭裝飾觀賞應擺放光照較好的地方。
用途:盆栽,爬柱造型產品觀賞價值高。
植物診所:越冬常有葉黃現象,可能是澆水過多造成爛根,可減少澆水量和次數。發生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合果芋
一、概況
科 屬
Syngonium podophyllum 天南星科合果芋屬
別 名
白蝴蝶,劍葉芋,長柄合果芋
原 產 地
中南美洲的巴拿馬至墨西哥
相近種類
白蝶合果芋,粉蝶合果芋,銀葉合果芋
觀賞特色
攀援草本觀葉植物,立柱、水養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耐陰
栽培難度
容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質藤本,莖上具較多氣生根,可以攀附他物生長。葉互生,具長柄,呈寬戟形,葉片長15cm,寬10cm,深綠,葉脈及其周圍黃白色。是良好的爬柱類觀葉植物。
栽培環境
熱帶起源,喜高溫多濕環境,15℃以下生長停止。廣州、南寧以南可露地越冬。耐蔭性強,喜散射光,需遮陰。適宜瓶插水養、盆栽和爬柱栽培。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用10-15厘米長的頂芽作插穗,最容易成活而且長勢快。用2-3節的莖段作插穗,插入沙床,10-15天生根發芽,1月可上盆,也可直接上盆定植。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壤有機質豐富,土地濕潤,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用頂端繁殖可直接種入盆中,成活率高,莖段繁殖生根出芽后定植,株行距15*20cm。
肥 水
生長期間澆水寧濕勿干,盆內不積水,以免爛根。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氮肥過多容易引起徒長,導致藤蔓攀爬過快,立柱稀疏,影響觀賞效果。
整形養護
生長階段應遮陰50%以上。家庭裝飾觀賞應擺放光照較好的地方,同時注意控制施肥量,防止徒長,影響觀賞效果。
用途:切枝瓶插水養供家庭觀賞,盆栽。造型產品觀賞價值高。
植物診所:越冬常有葉黃現象,可能是澆水過多造成爛根,可減少澆水量和次數。發生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珠 簾
一、概況
科 屬
葡萄科 ?屬
(暫無圖)
別 名
朱簾,朱簾蔓
原 產 地
亞洲熱帶
相近種類
觀賞特色
攀援草本植物,立柱栽培和氣生根觀賞為特色
繁殖方法
扦插
光 照
耐陰、向陽均可
栽培難度
較易****
二、栽培要點
植物特性
多年生草質-木質攀援藤本,莖上具與葉對生的卷須,莖成熟后發生大量氣生根,先紫色后黃色,氣生根筆直而下如瀑布,迎風飛卷如珠簾,十分壯觀。葉互生,具長柄,葉片卵形,基部心形,長6-8cm,寬4-6cm,黃綠色;ㄐ虬咨,較小。
栽培環境
有一定耐蔭性,在直射陽光下也能正常生長。性喜溫暖。適合垂直綠化可爬柱栽培。
繁殖育苗
扦插繁殖。溫度穩定在15℃以上時,用10長的頂芽或2-3節的莖段作插穗,插入沙床,10左右天生根發芽,20天可上盆。
栽培基質
地栽要求土層深厚,排水性好。盆栽基質可用混合基質。
定 植
插穗生根后就可以定植入花盆,每盆3-5株。
肥 水
夏季每天澆水1-2次,冬季3-4天一次。追肥用復合肥比較好,半月一次。
整形養護
定植后注意經常引導植株沿著支撐物生長,立柱栽培經常將植株盤旋整形,氣生根太長可以定期剪短。
用途:垂直綠化,爬柱造型產品觀賞價值高。
植物診所:幼葉注意防治蝸牛和蚜蟲。發生葉斑病可用甲基托布津防治。
(返回)
- 上一篇:【景點】清源上林湖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