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tton id="zcyrv"></button>

      <button id="zcyrv"><acronym id="zcyrv"><u id="zcyrv"></u></acronym></button>
      1. <li id="zcyrv"><acronym id="zcyrv"><u id="zcyrv"></u></acronym></li>

          熱門關鍵詞:
        位置:首頁 > 園林資訊
        吉林省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初見成效
        • 來源: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 作者: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 人氣:0 時間:2019-09-11
        • 全民共建 綠美吉林

          吉林省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初見成效

            9月初秋,天高云淡,走在吉林省鎮賚縣黑魚泡鎮岔臺村的村路上,風里彌漫著花香。街路兩側成排的銀中楊和垂柳搖曳生姿,林蔭下的花草生長茂盛,農戶的庭院里遍布著桃李樹苗。整個村莊呈現出草木如織、花團錦簇、生機盎然的生態景象。

            村民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了岔臺村的今昔:“原來我們這里是有名的光腚屯兒,村里只有零星幾棵老樹,大多是鹽堿土,連野草長得都不好”,“村里的幾片空地過去都堆滿垃圾,現在垃圾場不見了,都是成排的樹”,“現在村里村外環境可好了,連風沙都小了”。

          開展國土綠化后,鎮賚縣黑魚泡鎮岔臺村綠樹成行 王志恒攝

            岔臺村的變化,是從2019年3月,吉林省啟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開始的。吉林省將岔臺村確定為省級綠美示范村屯,在對村屯街路、房屋重新進行規劃建設的基礎上,加大了村屯綠化的力度,投入綠化資金60多萬元,栽植綠化苗木3.5萬株,使村屯綠化面積達到了10.4公頃,村屯綠化覆蓋率達到38%。岔臺村基本實現了村屯林圍化、道路林蔭化、庭院林果化的綠美格局。

            2019年,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在吉林大地上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從鄉村到城市、從山崖到水畔,許多地方都像岔臺村這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吉林省林海茫茫的景象 趙冷冰攝

            吉林省的國土綠化行動以擴大綠量、提高質量、增加效益為主攻方向,以河流(庫區)綠化、農田林網修復完善、公路鐵路綠化質量提升、村屯綠化美化為重點,依托十大重點生態修復工程持續增加綠色資源總量,力爭建成層次多樣、結構合理、功能完備、點線面結合的國土綠化體系。

            目前,吉林省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共完成人工造林更新50萬畝、中西部農田防護林網修復完善工程10.3萬畝、三北五期人工造林面積14.2萬畝、沙化土地治理12.9萬畝、遼河流域水源涵養林建設7.6萬畝、沿岸緩沖帶和隔離帶建設4.03萬畝。吉林省年初確定的年度造林綠化指標絕大多數已經超額完成。

            吉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國土綠化行動,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積極履行屬地和部門職責,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以“全民共建 綠美吉林”為主題的活動月。這次行動的主要特點是全社會動員、全民參與。各級黨委、政府和綠委成員單位對國土綠化重視程度更高、推進力度更大。全省范圍內掀起國土綠化宣傳熱潮,增強了全民的生態文明意識和全社會參與國土綠化的積極性。

          吉林省生態修復工程造林地 李月安攝

            全民義務植樹活動蓬勃開展。吉林省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省級領導率先垂范,在長春南溪濕地參加集體義務植樹之后,又分別深入基層參加當地義務植樹和生態修復活動。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省長景俊海、省政協主席江澤林以及其他省委常委領導同志,深入遼河流域和查干湖周邊參加義務植樹,有力推動了遼河流域和查干湖生態治理。在省級領導示范帶動下,吉林省各地義務植樹活動蓬勃開展。白城市組織開展了以“萬人萬畝植樹造林日”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參加植樹3萬人以上,植樹面積達2萬畝。遼源市組織開展了以“綠美吉林大地、打造生態遼源”為主題的義務植樹活動,共植樹146萬株。2019年,吉林省參與義務植樹人數達750萬人次,共義務植樹3500萬株,建立義務植樹基地387處,與歷年相比數量都有較大提高。

            部門綠化美化亮點紛呈。吉林省綠委各成員單位立足本職,圍繞大局,積極組織開展各具特色的綠化美化提升行動,打造了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各級林草部門加大了督導檢查力度。造林綠化期間,省林草局實行局領導分片包保,抽調省林業規劃院、設計院技術人員,成立10個督導組,逐個縣(市、區)進行督查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保證造林綠化工作質量。省交通廳完成高速公路中央隔離帶、路側邊坡綠化帶271公里,完成國省干線綠化1344.5公里。省水利廳完成大中型水庫綠化面積118公頃,栽植喬灌木15.7萬株、花卉47萬株、草坪67.4萬平方米。省生態環境廳落實省級治理資金9856萬元,對18處歷史遺留礦山實施工程治理和生態恢復。省婦聯組織開展“巾幗助力 綠美吉林”活動。省教育廳組織教師、學生及家長開展造林綠化系列主題實踐活動。住建、自然資源、文旅、工會、共青團、軍區以及鐵路等部門和單位,積極開展“綠美單位”、“綠美機關”、“綠美校園”、“綠美企業”、“綠美營區”等創建活動,在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吉林省查干湖保護區造林綠化 趙冷冰攝

            造林綠化機制推陳出新。一是創新資金投入機制。變過去主要依靠國家和省級財政投入為國家、省、縣級財政共同投入,加大了造林綠化資金投入力度,為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提供了資金保障。2019年,吉林省已撥付到位綠化資金25810萬元,其中國家投資15000萬元,省級投資10810萬元。一些縣市也盡其所能,投入國土綠化資金達到46206萬元。二是創新資金管理機制。對于綠美示范村屯建設、農防林修復完善工程的資金,打破過去一次性撥付到位的做法,全面實行“先補后獎”、“先建后補”、“以獎代補”機制,提高資金和政策效益,鼓勵造林綠化積極性。吉林省還拿出1880萬元獎勵造林面積大、成效好的縣(市、區),激勵先進,樹立正確導向。三是創新質量監管機制。各地圍繞提高造林綠化質量,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嘗試。伊通縣、二道江區等縣(市、區)采取承包第三方造林,包栽植、包澆水、包成活、包苗木、包管護。大安市在省級綠美示范村屯建設中,采取服務外包的方式,既要保造林,更要保成活,一包三年,按成活率結算工程資金。農安縣對“十種苗木堅決不用”,從源頭上嚴把苗木質量關。

            助推了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通過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吉林省今年新增鄉村造林綠化總面積超過7萬畝。吉林省林草局籌集資金4560萬元,支持114個省級“綠美示范村屯”建設,帶動全省完成1308個村屯綠化美化。吉林省還完成農村公路綠化4048公里、河流綠化200公里。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使吉林省的農村生態環境更加美麗宜居,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吉林省的農田防護林網修復完善工程形成綠色屏障,護衛著吉林省中西部糧食主產區的農田。隨著吉林省大規模國土綠化的持續推進,保持大規模投資態勢,也帶動了鄉村的苗木、花卉、專業化造林綠化等產業發展,持續增加農民收入。僅今年春季,吉林省參加造林綠化等生態建設工程的農民用工就超過1萬人,其中貧困人口1395人,人均增加收入500元左右。

          (魏靜)



        • 上一篇:華東院初步完成新一輪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專題調研
        • 下一篇:合肥專員辦召開森林督查動員部署會
        文檔留言
        驗證碼: 請在右側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一個
        更多..相關文章
          無相關信息
        丰满黄色网站一级片
      2. <button id="zcyrv"></button>

          <button id="zcyrv"><acronym id="zcyrv"><u id="zcyrv"></u></acronym></button>
          1. <li id="zcyrv"><acronym id="zcyrv"><u id="zcyrv"></u></acronym></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