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人工林高效培育與生態保護修復”為主題的第十九屆全國森林培育學術研討會暨人工林高效培育高峰論壇在福建農林大學舉辦。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在題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可持續綜合經營的戰略思考》的報告中提出,森林培育研究應基于系統方法論,從全局的視角解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和“兩山論”的內涵,提示實踐過程中容易出現“簡單化”、絕對化的錯誤傾向,提倡在分類經營、不傷害生態環境的基礎上,還森林科學經營自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守攻在《中國林業發展若干戰略問題》報告中,以日本落葉松/檫木混交林為例,從森林微生物類群結構和功能由淺入深介紹森林碳氮代謝途徑,闡明現階段森林培育研究已邁向微觀化、精細化、系統化和機制化。同時從森林類型基本概念即生態公益林概念實踐和應用、以及困難立地造林的經驗和教訓出發,森林培育研究要尊重自然規律和客觀現實,用豐富的林草結合的例子,闡述科學成果來源于自然,也要反哺自然。
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還就人工林高效培育與生態保護修復、人工林高效培育與林業產業發展、先進林木種苗培育的理論與技術、人工林高效培育的理論與技術、人工林培育與天然林培育的協同等議題進行交流研討。
(陳
上一篇:黑龍江省林草局召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專題座談會
下一篇:返回列表